關鍵字:突觸
-
健保擴大給付多項藥品 預估開放後第5年有近2萬人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20健保署再度擴大藥品給付範圍,適應症包括:社區性肺炎、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友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預估開放後的第5年有近2萬名患者受惠。 -
如何提升孩子學習能力? 研究:游泳後記住單字變多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0游泳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現在有研究發現,孩子在游泳之後能夠學習更多更艱深的詞彙,研究結果刊登在《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言語、語言和聽力研究雜誌)。 -
每3秒就有1人罹失智症 台研究團隊找出關鍵基因CCL5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28記不住,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東西影視圈許多出色作品皆在刻畫失智症的視角與周邊親人的世界變化,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 -
熬夜讓癲癇男子失去意識 長期熬夜恐引發負面連鎖效應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97近日1名38歲患有癲癇的男子,過去皆有規律用藥,控制良好,但近期因工作量大,近1周都在熬夜趕工,使癲癇症狀更易頻繁發作,日前被妻子發現失去意識倒臥在床上,醒來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經鄒儲蔭醫師予以衛教及調整藥物後,病情已獲得改善,可以健康過好年。 -
每天久坐逾6小時易變胖 同時加速大腦老化增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02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6年發表於《刺胳針》(Lancet)整合16篇超過100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58%;2014年發表於《國立癌症研究雜誌》的研究顯示,久坐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風險24%、子宮內膜癌增加32%、肺癌增加21%;2019年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報告指出,許多強力證據顯示久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 -
換季掉髮真惱人! 雞皮疙瘩藏生髮機制研究登國際期刊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469當冷風來襲或受到驚嚇時,人們的皮膚會自然出現雞皮疙瘩的反應,而雞皮疙瘩的出現需要皮膚的交感神經與豎毛肌一起作用,研究團隊發現,交感神經除了與促成毛囊幹細胞的活性,及毛囊豎毛肌的運作有關之外,還能加速毛髮生長,藉此增進保溫功能,因為交感神經在接觸毛囊幹細胞處,會形成類似神經突觸的結構,可用來調控體內的幹細胞,讓休息的幹細胞活化,有助提升毛囊的活性。 -
國外研究久坐不動增加失智風險 +10運動防大腦萎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38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至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為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
腦麻兒寸步難行 施打肉毒抑制肌肉收縮重拾復健信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7彤彤的媽媽回憶起,在接受注射治療前,彤彤的復健意願很低,因為即使腦部指揮腳抬起來,但因為肌肉太過緊繃,總要嘗試很久且花很多力氣,才可能抬起來一點點,久而久之就不想復健了。但在接受肉毒桿菌的注射後,讓大腦的控制變好了,抬腳變得輕鬆,走路也變快了,重拾了復健的信心。對孩子而言,這個改變不只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