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站立
-
入秋眩暈易發作!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歸納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44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朵構造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內耳有負責聽覺的蝸牛體和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當前庭系統的三半規管發生病變、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耳鳴。內耳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是管狀構造,裡面分為內淋巴和外淋巴2大系統,中間有隔膜,若因車禍外傷導致薄膜破裂,內外淋巴液體混在一起,導致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 -
穿軟鞋墊走路還是腳痛? 醫揪「足弓塌陷」與穿鞋不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40日常走路、長時間站立或運動時,經常出現足部疼痛、膝關節痠痛或腰背不適,活動中容易發生足踝扭傷、耐力下降,這些症狀並非全因老化,而常與足部承重結構及鞋墊支撐系統有關。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林書宇的臨床觀察,許多民眾長期承受足底不適卻缺乏專業介入,最終可能導致代償性姿勢改變、關節過度磨損,甚至進一步影響日常功能與活動耐力。 -
腳痛可能是足踝畸形徵兆 醫:拖延不治恐變形且需手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75年近6旬的林阿嬤,過去30年來每天推著小推車到工業區門口賣早餐,堅持追尋自己經營早餐攤的夢想。但多年來,卻因足踝畸形飽受困擾,腳部長期疼痛、跛行,嚴重時難以行走。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才放下多年心血,選擇退休。退休後的林阿嬤在光田綜合醫院接受截骨矯正手術,術後不僅疼痛明顯減輕,行走也恢復自如,日前更是改變退休計畫,重返早餐攤,再次投入自己熱愛的工作,繼續為當地民眾帶來溫飽的1餐。 -
秋老虎發威!醫示警高溫不只會中暑 「熱腦」恐致失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64時序入秋,仍高溫炎熱。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高溫可能傷腦,如果體溫超過40℃,腦部血流與細胞代謝會失控,造成腦水腫、神經傳導錯亂、癲癇、昏迷。中暑患者若腦部受損,即使康復也可能會留下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差等後遺症。 -
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26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久坐族」。根據統計,台灣上班族平均每日坐著時間相當長,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普及,此趨勢更是持續增加。然而,看似無害的「久坐」習慣,可能正悄悄威脅著腸道健康。 -
跌倒竟骨裂!足踝扭傷與骨裂初期症狀相似 醫提醒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41一名20多歲的謝姓女上班族日前下班回家,不慎踩到父親亂放在玄關的鞋子跌倒,原以為只是輕微扭傷,未料隔日竟無法走路,就醫才發現是左腳掌骨折。在長安醫院復健科醫師陳音翰的建議下,以PRP增生療法,透過超音波導引技術精準注射至骨裂處,減緩疼痛並加速癒合,讓熱愛戶外活動的謝姓女子能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
下背痛令人坐立難安! 急性疼痛脊椎神經阻斷術助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42下背痛的治療,通常藉由服藥、復健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復原,不過,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周毓霖醫師指出,民眾可及早選擇低侵入性的「脊椎神經阻斷術」,在減少止痛藥使用的情況下,迅速緩解疼痛不適,及早重拾生活品質。 -
重拾膝利人生!拯救膝關節退化 半人工膝關節詢問度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56原則上,如果患者韌帶完好無受損、沒有嚴重骨質疏鬆,又希望破壞組織較少、傷口小、且期望行走能愈自然愈好,就可以考慮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手術,雖然跑步、跪坐仍有所限制,但能進行快走且蹲下的角度較大,目前能做到膝蓋彎曲最大限度約140、150度,是全人工膝關節無法達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