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二意見
-
保障醫療自主權!簽署手術同意書前 你必須知道3件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34進行手術、麻醉或侵入式檢查前,醫師會提供說明,並請病人簽署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本意是建立治療共識,然而當醫療爭議發生時,同意書也可能成為「呈堂證供」,雙方據以爭論醫師事前是否完整說明、病人是否充分知情同意。藥害救濟基金會邀請兼具律師身分的吳政航醫師解析,簽署手術同意書時有哪些溝通的重點,讓告知與同意不只是形式。 -
台病聯籲提高病友權力! 推動實質病人參與是病安關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07台灣病友聯盟(TAPO)10日舉辦「2024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邀集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兩大主管機關,以及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醫策會、醫療改革基金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等推動病安之重要單位,共同呼籲倡導病友安全。 -
6旬女因腦部動脈瘤長期頭暈 醫採開顱夾閉術解決症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2361歲的陳女士長達2年飽受頭暈不適,就醫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大腦動脈長出鏡像動脈瘤,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門診中尋求第二意見,透過血管攝影檢查確認為中大腦鏡像動脈瘤,醫病共識下,徐遂執行2次開顱夾閉手術替陳女士夾閉動脈瘤,術後患者暈眩狀況恢復良好,觀察沒問題便順利出院。 -
胸悶、暈眩、心悸、倦怠是太累? 醫曝肺高壓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9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 -
醫療影像上傳雲端 患者看病省時又省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05想要至其他醫院尋求第二意見,許多病患必須申請影像病歷資料,耗時又花錢,健保署從今年起建置「雲端醫療影像資訊分享平台」,各大醫院可即時將病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報告上傳雲端,減輕患者負擔,還可減少醫療資源遭濫用。 -
膽道狹窄無症狀 他尋求第二意見揪出膽管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34中國附醫消化系主治醫師楊其穎說:「不明原因的膽管狹窄是健康的一大隱憂」,有可能是良性發炎,但也可能是惡性腫瘤阻塞,由於初期沒有症狀,大都在接受健康檢查時才被確診。 -
初診失誤率達八成 詢問第二意見有其必要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86美國的馬約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幾百位來診所尋求第二醫療意見的病人之就醫紀錄後表示,幾乎有超過八成的人來馬約診所得到的醫療診斷,與第一次的診斷有所不同。 -
她腰痛又血尿 原來是鹿角狀腎結石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38鹿角狀結石是發生於腎臟的結石,成份多是磷酸氨鎂所組成,好發於女性,治療較困難。一般常見症狀有腰痛、血尿、排尿疼痛、噁心、尿路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