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健康
-
缺乏葉酸恐危及生命? 研究:可能提高失智和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6這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與正常人相比,缺乏葉酸的老年人被診斷為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68%,且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要高出近3倍之多。 -
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08通常壓力來源可分成:外在壓力事件(工作、人際關係、親人的照顧等)、內在壓力事件(自我要求、對於未來的憂慮),審慎評估自己的壓力源頭是什麼,並從中找到壓力源頭與梳理相關的思維。 -
氣喘好發時節!夜晚咳不停 FeNO檢測揪氣管發炎過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86沈易綸指出,考量患者的氣喘症狀明顯,因此先安排「FeNO」非侵入性檢查,偵測氣管內嗜伊紅性血球增生情況,藉此判讀氣管發炎及過敏程度,檢查結果顯示,吐氣一氧化氮濃度果然高達90 ppb(正常下限約為25ppb),抽血過敏免疫球蛋白IgE為196 IU/mL(正常值1.31-165.3 IU/mL),特異性過敏原檢測也發現對塵螨、灰塵、貓狗毛等過敏原皆呈強陽性反應。 -
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 後疫情時代對抗憂鬱成新焦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35憂鬱、焦慮、認知功能缺損與感染所導致的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降低、及腦部因血栓造成的局部缺氧性傷害較相關。其中因發炎導致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個案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因此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照會團隊,在病患住院期間,透過視訊電話等方式,評估病患的精神健康狀態,可以早期發現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並且視情況在病患出院之後安排持續門診追蹤,使用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搭配復健和運動來讓症狀更快復原。 -
3級警戒引發壓力與恐懼 除保持距離心理防疫也不可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2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說,不確定感和無助感,容易引起人們的壓力、擔心和恐懼,當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調節,並且持續地累積,最終可能將會侵害我們的心理健康。 -
疫情告急宅在家焦慮指數往上飆! 營養師大推解憂配方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97不能外出的日子一久,難免令人焦慮感提升,如果你因疫情自我隔離、減少出門,壓力很大該怎麼辦?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建議可以透過從飲食下手,某些食物裡面的營養素有助於減輕焦慮。 -
確診新冠肺炎後康復仍有風險! 3成患者出現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61《柳葉刀期刊》(The Lancet)發表的1項分析發現,在美國超過3分之1的COVID-19確診者,在感染後6個月內出現了與COVID-19病毒相關的精神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 -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憂鬱、焦慮症患者 飲酒量比一般人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9這個研究的主要作者Ariadna Capasso指出,在有精神健康問題的族群中,疫情大流行可能與飲酒潮有關。以喝酒的方式應對壓力和創傷事件並不罕見,例如2001年9月11日世界貿易中心遭到襲擊後,有25%的紐約人增加了飲酒量。同樣,COVID-19對許多人造成了龐大的壓力,包括受到孤立、經濟困難、疾病,以及對傳染的恐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