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分裂
-
健保資料庫分析處方箋 平均每600張出現1張用藥異常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93該項研究負責人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教授,他分析2017年健保資料庫,當年度全台灣醫院門診總共開出3億6千萬張處方箋,但其中約60萬張屬於用藥不恰當。 -
夏日悶熱慎防中暑 這些日常用藥可能影響體溫調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0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表示,在高溫環境中若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 41.1℃(106℉)以上,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搐),即稱為中暑。初期症狀表現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引起煩躁不安、幻覺、動作不協調、昏迷等意識障礙情形。嚴重時可能併發癲癇、心肺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肝損傷、腎損傷、電解質失衡(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恐有生命危險。 -
受疫情影響關在家被悶壞? 靜下心做瑜珈能轉換心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54主要作者是澳洲的南澳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博士生Jacinta Brinsley,他表示這項研究針對6個國家、19項臨床試驗進行評估,重點放在瑜珈是否會對原本就患有心理疾病,如焦慮症、酒精依賴症、精神分裂症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病患帶來改善,最後研究發現,瑜珈有助於緩解他們的精神症狀。 -
思覺失調以為卡到陰? 上班族接受治療成功重返職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66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主要的症狀有思考扭曲與知覺異常,會影響病友的日常生活功能。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表示,像阿財家人一樣,認為思覺失調症是「卡到陰」、對藥物治療有疑慮的病友及家屬並不少,臨床上可以從解決病友生活上的困境著手,依需求打造「個別化治療目標」,建立病友對治療的正向態度,進而穩定治療。 -
女性切除子宮恐添心理障礙 研究:憂鬱和焦慮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450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研究人員Shannon Laughlin-Tommaso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切除子宮可能比以前認為對身體和心理健康,有更大的影響。」該研究是Menopause在線發表的2項Mayo診所研究之一:《北美更年期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這些研究主旨在了解子宮切除手術和女性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
空汙對健康影響有多深? 研究:連心理層面也受波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41根據數百萬名丹麥和美國人的資料庫中,研究人員發現暴露在空氣汙染中與某些精神疾病的發病機率間具有相關性。在這2個國家中,空氣品質較差與罹患躁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丹麥的數據指出,孩子10歲以前若暴露於空氣汙染中,罹患憂鬱症、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礙的風險都會增加。 -
及早規劃婚育大事 適齡懷孕寶貝健康有保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19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為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開始超過30歲,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05年已經拉高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占19.54%。
-
健保嘉惠思覺失調患者 首次住院率下降近五成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04整體來看,所有精神病診斷患者的首次住院率下降幅度達到38%。研究團隊分析,這與健保實施後,提供較好且便利性的精神醫療服務,可近性增加了,就醫方便,情況獲得控制,必須住院的緊急狀況當然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