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科
-
疫情下的你變憂鬱了嗎? 醫師:透過深呼吸放鬆身心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66從2020年開始,COVID-19這個名詞出現後,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都變了。這兩年的疫情,讓生活起了劇烈變化,工作、學業、休閒娛樂、經濟體系都面臨巨大重整。 -
網紅阿滴也做過這治療 經顱磁刺激直接活化大腦免吃藥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32近期有YouTuber出版與憂鬱症對抗之心路歷程,其中有提到他曾嘗試經顱磁刺激(rTMS)。這項療法能夠以電磁感應的物理作用,直接透過機器接觸頭部產生小的電流刺激大腦,產生活化大腦的作用。除了治療憂鬱症以外,也可用在躁鬱症等相關疾病上。 -
恐慌症如何診治?為何發生? 去除禁忌與連結是關鍵!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22相信大家多少都從各地方聽過恐慌症(panic disorder)。部分新聞中可看到因為遇到某件事而發生恐慌症,當事人會覺得心跳加快,失去真實感。「快瘋了」就是他們心中最常浮現的3個字。 -
有憂鬱症卻不治療? 年輕人擔心費用、不知如何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06國外1項大型研究發現,超過53%憂鬱症年輕患者(18至25 歲)並未尋求醫療協助,歸納4大原因,分別為醫療費用過高、不知道向何處求助、認為不需要外界協助、害怕服藥。 -
指揮中心放寬醫院與長照機構探病規定 擴公費快篩範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0指揮中心今日起有條件放寬全國醫院與住宿式長照機構的陪病與探病管理措施,並調整住院病人經醫療機構評估有照護需求者之陪病人數、及陪病公費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 -
台灣女性尿失禁問題盛行? 醫曝:礙於隱私就診率偏低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28根據台灣本土資料,35歲以上的婦女每4位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坦言,雖然盛行率如此之高,但是礙於隱私,女性就醫比例卻相對較其他疾病低很多。 -
阿滴從憂鬱低谷走出 真情告白《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117阿滴透過文字將罹患憂鬱症的完整歷程記錄下來,集結成《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一書。 -
過動兒遇上怪咖醫師 紀錄片呈現如何《讓孩子做自己》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67前在診所執業的家醫科李佳燕醫師的診所下午都不看診,她會把時間留給憂心忡忡帶著孩子來求助的家庭,花整個下午的時間與孩子對話、聆聽和陪伴他們。在她眼中,這些孩子都是珍貴而獨特的生命,她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是學校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口中有「病」,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的「過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