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糖尿病。
-
糖尿病初期無聲無息 血糖異常胰臟恐退化80%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8863台北長庚醫院、市立土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林樹福表示,第2型糖尿病的起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當體重上升胰島素的利用效率就會變差,身體就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加強血糖穩定;然而當胰臟不斷加重負荷的工作量,便加快其退化時程,漸漸胰島素分泌量下降,血糖就開始不穩定,逐漸產生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降低碳水化合物優先 10大控醣好食材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49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只要依照均衡飲食的原則,利用各種不同食物的組合,日常飲食也可以是多元、多樣化,建議盡可能選擇完整的天然食物,而不是高度加工的食物,尤其可以多攝取非澱粉類的蔬菜,盡量減少添加糖及精製穀物。 -
小六男童腋下深咖啡色紋路總是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4「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的反應。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 -
糖尿病類型又細分3C型 可能與胰腺癌發展有高度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35由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NúriaMalats所領導的遺傳和分子流行病學小組表示,有必要繼續改進這些疾病的分類方式。該團隊在《腸胃雜誌》(Gut)上發表了1項歐洲病例對照研究的結果提到,最近發現1種新型糖尿病,稱作「3C型糖尿病」(Type 3C diabetes),所謂的3C型糖尿病或胰腺源性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現。 -
糖尿病前期未加以控制 恐增加心臟病發死亡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7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中國南方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29項糖尿病前期與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風險,以及不論是否有心臟病史者死因之關聯性,研究對象超過1,000萬人。 -
第2型糖尿病徵兆幾時出現? 研究:恐8歲以前顯端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64研究人員說明,8歲左右會出現症狀,可能是HDL(好膽固醇)降低和LDL(壞膽固醇)升高;到16歲時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增加發炎機率或血液中的氨基酸濃度提升等,有上述跡象的人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較高。 -
檢測血糖必挨針? 未來可望戴上智慧隱形眼鏡就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56根據美國CDC估計,大約有1億名美國人患有糖尿病或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研究指出,有多達30%的糖尿病患者,未能確實監測和控制血糖。過去要監控血糖,多半得透過血液檢測;但現在研究對兔子進行實驗後發現,只要透過智慧型隱形眼鏡,就可以測得兔子體內的血糖數值,還能夠治療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研究刊登在《科學雜誌》(Science Advances)。 -
重症肌無力屬自體免疫疾病 發生在孕婦恐影響胎兒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706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林明緯說明,重症肌無力的發生率雖然不高(約5千分之1),但是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而且女性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剛好落在20至30幾歲的生育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