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胞核
-
AI解密微小細胞核宇宙! 陽明交大開拓癌症新分析途徑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593想像DNA是一條長達2公尺的毛線,卻被精密地摺疊收納進直徑僅約5至10微米的細胞核中,形成複雜的「毛線球」宇宙。陽明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運用AI技術,開發出名為EpiVerse的研究工具,協助科學家以全新方式探索這個隱藏於細胞核中的微觀結構。相關成果已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癌細胞最怕吃錯糖! 這種「糖」讓膀胱癌細胞自爆焦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425怕胖、擔心血糖升高,近幾年來,坊間掀起少糖、無糖等飲食風潮,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透過臉書提醒,「不是所有糖都壞,有些糖懂得殺死癌細胞」,存在於天然水果的「天然甘露糖」可讓膀胱癌細胞自爆,而多吃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和豆類等可預防泌尿道感染。 -
四高警示燈響起!高尿酸誘發痛風發作 處理不佳恐傷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34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示警,台灣人愛喝的手搖飲料,加了很多高果糖玉米糖漿,其會干擾尿酸代謝,攝取過多恐讓人面臨高尿酸危機。 -
漸凍症治療新發現 中研院成功用1物質減緩神經元退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68在台灣被稱作「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以及全球罹患人數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額顳葉失智症,都是好發於中年人口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原因迄今不明。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近期利用化學合成胜肽,首次發現並建立新毒理模型,同時亦發現1種雙醣分子可增加腦神經細胞的存活率,減少神經元的退化,可望提供科學界更多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線索。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23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54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此項研究已在今(2023)年11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 -
B肝固定療程降5成肝癌發生率! 研究破解B肝停藥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97台灣B肝治療再現重大突破!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10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這項成果可望繼續引領B肝治療邁入新里程碑。長庚醫院14日發表這項全球矚目的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追蹤年代最久、最具說服力的研究,近日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 -
高尿酸血症吃素有好處 北慈研究證實可降3成腎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93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飲食上被禁止攝取高嘌呤食物,包括動物內臟、畜肉、水產等皆需忌口,主要是因為嘌呤易使人體尿酸濃度過高,對於尿酸代謝異常者,恐造成痛風,嚴重還會導致腎臟損傷。那麼患者應該吃什麼好呢?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帶領團隊,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進行素食飲食後,對慢性腎臟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發現素食能有效降低31%的併發風險,研究成果甚至登上國外知名期刊《Nutrients》。 -
無尾巴精蟲成功受孕 北榮培育全台首對「圓精雙胞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36042歲鐘先生婚後努力做人,拼了2年仍無好消息只好求醫,經顯微鏡檢查發現,精蟲異常,都是尚未長出尾巴的「圓精細胞」。在台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協助下,取精3次、妻子取卵2次,終於成功受孕,並在去年5月誕下全台首對「圓精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