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菌感染
-
肚子痛好難受!網議10大常見原因 民眾多注意腸胃健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970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而且外食居多,你是否常常莫名其妙就開始肚子痛?當一個人腸胃狀況不好,不只造成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腹瀉、感染等症狀,這除了反映消化系統的狀態,更與飲食作息與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有相當大的關係,或許你的身體正在用他的方式向你抗議!快來檢視自己的身體是否有遇到以下狀況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網友熱議的「腹痛疾病」相關話題,帶您了解有關網友引起腹痛的10大常見疾病有哪些。 -
本土+40261!死亡+52 2名3旬女皆因染疫出現共病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6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6)日宣布新增40,261例本土個案,56例境外移入,5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30多歲女性,皆打過疫苗,但本身患慢性疾病,染疫後不幸病情惡化過世。 -
冬天皮膚病易惡化!長者要小心溫差大 中醫提養身要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4512歲小祥(化名)平時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控制良好,但一到冬天便惡化,搔癢難耐,經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許芳綺診察後發現,患者的皮膚偏乾、脫屑,且有不少抓痕,加上喜歡泡熱水澡與吃當歸鴨,於是她開立了養陰清熱、止癢的科學中藥與外用紫雲膏,並囑咐小祥別再泡熱水澡,每日洗完澡後將凡士林與不含香精的乳液混和保濕皮膚,並以輕拍方式代替指甲抓癢,經過2週治療後,皮膚症狀終於穩定下來。 -
牙周病分5階段情況嚴重牙齒恐難保留 植牙前先做1件事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63牙齒遭受外力而斷裂、蛀牙過深、牙周病感染等情形,都可能是造成牙齒必須拔除的原因,如果只是單顆缺牙處理較簡單,牙周病往往因為細菌感染導致多顆缺牙,不適合做傳統的牙橋,需透過植牙才能重拾咀嚼功能,揮別缺牙窘境。 -
邊境解封國門開!秋冬3大病毒蠢蠢欲動 4大族群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7台灣10月13日重啟國門、鬆綁邊境,但本土新冠疫情仍處高峰,流感病毒蠢蠢欲動,國內醫界權威專家提出「3防4族」口號,提醒長者、慢性疾病患者、老菸槍、外出族等高風險族群,務必預防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等3大病毒。 -
台灣每4人就1人乾眼症! 3大關鍵營養素你補對了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04環境、生活、體質因素都可能引發乾眼問題,要改善乾眼建議從正常生活型態作起,包括充足睡眠、不熬夜。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1人乾眼症。錯誤用眼習慣增加,眼睛緊盯3C時間變長,導致眨眼頻率變少、淚液分泌降低,乾眼族群因而愈來愈多。眼睛保健相當重要,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葉黃素,針對乾眼症狀要改善乾澀、疲勞,須要搭配能維持眼部濕潤、淚液分泌的營養成份,比如智利酒果、山桑子富含花青素,可增加眼睛淚液分泌功能、優化夜間視力清晰度。 -
除了抗疫也要抗痘! 解決「口罩痘」問題網友分享撇步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326疫情期間1整天戴著口罩,「口罩痘」問題成了許多人的煩惱,不僅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第1印象,也連帶影響著1個人的自信心,因此,哪些方式能有效對抗痘痘,也引起廣大網友熱烈迴響。網友認為「保持皮膚乾淨」是對抗痘痘最關鍵的因素,合適的保養品以及定期去角質也十分重要。若是各種方法都不見效,建議要到皮膚科諮詢專業醫師! -
這些人是痔瘡高風險族群! 治療與預防專家1次告訴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68鄭詩鋒醫師指出,若痔瘡持續引起患者不適,會先考慮採用保守治療,包括調整飲食、生活習慣,透過服藥如抗生素、軟便劑來改善便秘、幫助排便及抗發炎,輔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以及塗抹藥物和塞劑,來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和搔癢,通常用藥1至2週,就會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