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經濟壓力
-
胃癌末期患者新希望 免疫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9967歲的張女士為胃癌末期病患,在接受「免疫療法」後,症狀「完全緩解」。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見證轉變,感恩科技進步讓醫療找到新希望。癌症中心主任高瑞和提醒,免疫治療雖然已被證明有效,但仍非第一線藥物,病人仍必須依醫師建議,從最標準的治療開始執行。 -
住院看護黑幕秘辛 部分醫院只顧抽傭不管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19家人住院期間聘請看護照料,這是許多家庭都有的經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近期公布「醫學中心看護大調查」,發現有7成醫學中心採外包抽佣,建立媒合機制,平均抽佣3%至5%,1年回饋金達數百萬元;但部分醫院卻只顧拿傭金,未強制要求看護或照服員須有證照,罔顧看護品質。 -
別被愛情沖昏頭 熟記這些特質遠離恐怖情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601期盼能夠擁有好姻緣是眾多男女的心願,但如果來的是「恐怖情人」那該怎辦?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單家祁指出,如果另一半個性衝動、情緒控制差、過度自戀以至於挫折忍受度低、控制慾太強而容易疑心嫉妒,就應慢慢疏遠。 -
子宮肌瘤反覆增生 中醫師點出問題癥結
兩性關係 / 女人幫6404子宮肌瘤是許多女性懊惱的問題,據統計,約有3至4成的女性罹患子宮肌瘤後,即使手術切除,仍容易復發。一名28歲張姓粉領族,17歲即罹患子宮肌瘤,11年間動過2次切除手術,去年複診時又發現子宮肌瘤復發,最大的達7公分,西醫建議必須做第3次手術。中醫師指出,復發的關鍵在於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情緒不穩等。 -
胃癌病友切除脾胃 勇敢對抗病魔獲新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823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近6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即為晚期或轉移型胃癌,往往錯過治療黃金期,導致晚期胃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到1成。
-
國內廠商研發聲控床 智慧輔具供脊髓傷者體驗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99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適卿指出,國內脊髓損傷患者平均每年新增約1,500人,而在脊髓損傷患者中,有六成九的比例為下半身癱瘓,三成一比例為四肢癱瘓;許多患者不僅必須聘請看護協助生活起居,還得花錢購買國外進口的輔具,經濟壓力也是重擔。事實上,國內有許多廠商投入研發智慧輔助科技產品,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價格也相對友善。
-
銀髮族退而不休 年逾80仍有兩成想工作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94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高發會)公布「全國縣市高齡發展力調查」,針對近百位中高齡者焦點訪談後,再進行電訪,電訪有效樣本1214人,調查項目包括社交、學習、就業等,希望真實描繪當代台灣公嬤的輪廓。 -
台大癌友自殺風險研究 罹癌2年內比例最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04台大公衛學院今天公布這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和信治癌中心、台大醫院等團隊合作,以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為基礎,探討台灣自全民健保實施前後,癌症病人自殺風險變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