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陷
-
4旬男疝氣困擾多年開了3次刀 達文西微創手術終結復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1345歲盧先生因左側腹股溝疝氣,近幾年間在外院已接受3次傳統開放式手術,但頻頻復發,其第3次復發時原預計施行的是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但因手術部位過度沾黏而再度轉為開放式手術,無奈仍再次復發。後經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診斷屬於「複雜型腹股溝疝氣」,於是建議患者接受達文西機器人輔助疝氣修補手術,目前術後恢復良好,未再復發。 -
我該凍卵?生殖內分泌科醫師曝 這年齡最符合經濟效益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173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鍾明宗指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出生時大約有30至40萬顆卵子,一旦過了40歲,雖然子宮孕育功能還在,但卵子大約只剩下幾千顆,且有高達8成是不健康的。因此,不建議女性太晚懷孕,而凍卵技術的出現,不但能保有生育能力,同時也能解決部分基因缺陷的問題。 -
海洋性貧血患者危機不再!這治療納健保 高醫率先申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96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須仰賴長期輸血,以維繫體内血紅素濃度,避免衰弱無力,甚至死亡。儘管台灣捐血率世界第一,近年卻因高齡及少子化的關係,經常發生血庫缺血!每當血荒發生,就是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的日常受到衝擊的時刻,過往此疾病的治療選擇較為單一,今年健保署將為海洋性貧血症患者帶來好消息,正式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而這項可幫助患者體內紅血球成熟的新治療,可望讓重度海貧患者減少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 -
台大找到1特殊自體抗體 恐增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06由台大醫院派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的鄭琬豑副教授,於進修期間研究發現1個新因子,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於返台後和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持續與美國合作完成這項研究。最終研究結果發現,人體若產生1種特殊的自體抗體,會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從而增加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的風險,這項發現有望幫助這類病患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其研究結果將發表於今年3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
國健署揭人工生殖技術常見迷思 鼓勵及早規劃適齡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572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4分之1。現今越來越多女性因人生規劃積極詢問凍卵,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宣導,女性高齡懷孕風險不會因凍卵而消失,因此適齡生育很重要,就算凍卵也要及早規劃生育時機。 -
衛福部長薛瑞元赴立院備詢! 檢討書2修立委仍不滿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461歲男童凱凱(化名)遭保母凌虐致死一案震驚全國,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8)日上午於立院首度向社會大眾致歉,他說,「我代表衛生福利部為這樣的缺陷導致一條生命的逝去,向家屬和社會大眾致歉。」這起事件發生,是社會安全網本身存在設計規畫或落實執行上的缺陷。 -
衛福部2修兒虐檢討報告 向家屬和社會大眾致歉提9重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75立法院衛環會今(18)日上午召開「社會安全網推動情形及策進作為」專案報告,其中「有關112年底出養童遭虐死案辦理情形及策進作為」部分頁數增至5頁,文中寫「我(衛福部長薛瑞元)代表衛生福利部為這樣的缺陷導致一條生命的逝去,向家屬和社會大眾致歉。」另還附上9項檢討重點。 -
失智症有假性!如何判斷? 專業醫師盤點5大徵兆1次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69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說明,每逢年節前後,門診常會出現假性失智潮,皆是難得回鄉的遊子帶著父母來就醫。他也解釋,有時候「老年憂鬱」會造成類似失智的症狀,但這並非真正的失智症,藉由耐心、適當的支持和治療,便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