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人
-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11「預防骨折比治療更為重要!」黃獻漳醫師強調,預防骨折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首要維持骨頭健康,平時飲食可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搭配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簡單的重量訓練,都是可以提升骨質、增加骨密度的方法,避免一受碰撞就引發骨折。 -
秋天慎防眩暈發作! 注意溫差變化造成之血液循環不良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09王蒼敏藥師曾遇一位年近60歲婦女,曾經發作眩暈,看過醫師服藥治療後仍反覆發作,於是建議搭配服用循利寧已達1、2年,狀況穩定,眩暈發作機率也降低很多;另一位60歲男性患者,因為感覺記憶力變差,經常忘東忘西,本來要買的東西到賣場就忘了,後經建議後開始服用循利寧,初期每天服用2顆,同時搭配維生素B群,DHA和卵磷脂,藥物作用相輔相成,活化腦部、幫助記憶立提升,持續半年後狀態有好轉,目前減量持續保養中。 -
夜間戶外運動更「傷心」! 醫:夜間空污濃度比想像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4835歲的張先生每晚9點下班後都會沿著路街慢跑1小時,持續半年後開始感到胸悶、呼吸不順,就醫檢查發現肺功能下降,醫師詢問才發現問題出在夜跑時段。許多人選擇夜間運動,認為氣溫涼爽、時間充裕,卻不知這個時段可能讓肺部承受更大負擔。因為夜晚並非運動好時機,空氣污染物在此時濃度往往最高。 -
活躍老化!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 政府鼓勵高齡投身志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37衛生福利部於15日舉辦「營造高齡友善志願服務環境研討會」,邀集各縣市政府、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學者專家及志工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交流高齡志願服務的實務經驗與創新模式,持續鼓勵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 -
台灣逾4成長者自評健康狀況差 憂鬱比例隨著年齡增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233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的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41.11%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好;9.11%的長者獨居;4.39%經常感覺沒有伴(孤獨);6.5%經常「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5.4%經常「感到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5.34%「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4.78%「無法停止或控制憂鬱」。調查也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長者出現憂鬱傾向的比例增加,其中又以「做事時提不起勁或沒有樂趣」增加的幅度最大,達2.07%。 -
當記憶逐漸消逝! 失智症對病人的影響遠比想像更深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57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黃敬棠醫師指出,失智症與一般老化截然不同。正常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通常會趨於穩定,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持續惡化─從忘記朋友的名字開始,到遺忘重要事項,最後甚至無法辨識摯愛的家人,並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
南迴診所院長徐超斌病逝 生前憂南迴醫院能否走下去?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213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創辦人、南迴診所院長徐超斌於9月19日不幸病逝,享年57歲。南迴診所將由同為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台南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高元接任。急診出身的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將努力提升偏鄉醫療,不讓徐超斌失望。 -
入秋眩暈易發作!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歸納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106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朵構造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內耳有負責聽覺的蝸牛體和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當前庭系統的三半規管發生病變、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耳鳴。內耳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是管狀構造,裡面分為內淋巴和外淋巴2大系統,中間有隔膜,若因車禍外傷導致薄膜破裂,內外淋巴液體混在一起,導致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