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聖元中醫
-
皮膚癢問題出在哪? 體內溼氣重累積毒素無法排出惹禍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55秋冬天氣溼冷,溼氣過重的情況下,室內可能潮溼到牆壁與地板都出現水珠,導致家具或衣物發霉;不僅如此,體內也因外在環境的溼氣,讓皮膚出現紅疹、汗皰疹。秋冬皮膚問題多,中醫師表示,可透過中醫調理皮膚症狀,患者本身也應掌握正確觀念,積極治療,才能避免皮膚病反覆發作。 -
過敏非不治之症!中醫從體內改善 調養最佳時機在夏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2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鄭愛蓮醫師透露,台灣冬天濕冷,過敏者容易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夏天進行治療,趁過敏症狀少時,將重點放在身體調養,盡快把五臟六腑調理好,而治療過敏、待體質調整完畢,一般都需花費半年至1年的時間。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小學1年級的孩子,是在秋冬來看診,服用藥物到隔年夏天結束,甚至秋天還在吃保養藥物,結果停藥後,那年冬天過敏症狀就好轉許多。 -
「清冠一號」是新冠救命特效藥? 中醫:沒確診別亂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4267鄭愛蓮表示,曾收治1名中症患者,咳得非常厲害,彷彿要窒息,還伴隨反胃症狀,病情嚴重到一度考慮掛急診;當時針對病人症狀開立藥水與藥粉,藥水成分類似「清冠一號」,但藥性比較溫和,而藥粉則針對個人症狀輕重來調配。並建議患者多用鹽水漱口,因鹽水有殺菌作用,可讓患者上呼吸道的症狀緩解,病人嘗試後,確實有減緩症狀之效果。 -
大齡女子為圓生子夢 中醫調理體質好孕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01中醫認為女性過了35歲,身體機能會開始走下坡,受孕機率因而大打折扣。中醫師鄭愛蓮說明,卵巢功能衰退、卵子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即便受孕成功,發生流產、早產的機率也比較高。她曾收治一名因月經異常而求診的35歲患者,調理恢復正常後不久便步入禮堂,等到想生孩子時已年屆40,經過中西醫合併治療一年多,終於誕下一女,45歲時再經中藥調理自然懷孕,但礙於母體環境大不如前,工作忙碌未能臥床休養,最終胎兒仍保不住。 -
中醫治療溼疹 清潔、內服、外用三管齊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2中醫認為「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尤其台灣氣候潮溼炎熱,多數人夏日都待在冷氣房裡,加上生冷不忌,冬天又異常寒冷,體內的溼氣經年累月不易去除,婦科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或痛經症,也多少與此相關。中醫師鄭愛蓮解釋,中醫治療溼疹初期是以調理體質和排除溼氣為主,促進肝腎脾胃利溼、健脾、益氣,當身體毛細孔張開後,會誘發體內自動排出溼毒廢物。初期會看似溼疹症狀加劇,可能歷經1、2周甚至2到3個月不等,因人而異,但只要熬過這段治療過程,後續病況就會大幅且明顯改善。
-
預防更年期不適 中醫建議45歲前開始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81許多女生聽到更年期就如臨大敵,原因在於更年期會讓人聯想到許多不適的症狀,如:潮熱、盜汗、失眠等,但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只要在45歲前提早調理身體,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是可以預防的。 -
治療溼疹症狀反加劇 中醫:體內排溼必經過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72台灣氣候普遍潮溼,加上天氣炎熱,民眾喜歡喝冰涼飲料或水果解暑,以致許多體質熱溼或寒溼的人,容易溼疹上身。就中醫的角度,溼疹是由於人體無法代謝的水及廢棄物在體內形成溼氣,本應由泌尿道或是大腸排出體外或是皮膚,但因腎氣不足無法氣化,溼氣無法正常排出;或是脾胃功能不振,無法正常代謝,肺氣不能肅降,以致毛孔不能正常開闔,此時溼氣不是以正常形態排出,可能以出紅疹、水泡等方式排出,所以若皮膚毛孔無法正常開闔代謝體內毒素,就會產生溼疹。 -
中醫調和肝腎陰陽 助更年期女性迎接第二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36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齡為48至52歲,發熱、潮紅、盜汗、虛弱、暈眩、胸悶、心悸、骨質流失是女性更年期常見生理症狀;在心理上則有焦慮、煩躁、失眠、恐慌、心情低落及記憶力衰退等現象。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女性停經前後,由於荷爾蒙內分泌產生變化,容易累積心理壓力,若情緒沒有適時宣洩,便會引起身體異常症狀。現今職業婦女家庭、工作兩頭燒,更年期症狀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