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聚餐
-
口罩解禁聚餐戴不載? 姜冠宇:用餐「2時機」別脫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6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2月1日宣布戶外可全面免戴口罩,而在室內用餐、唱歌等特殊情景早就不必再戴口罩。然在用餐時,如果查覺到旁邊陌生人好像有症狀,該不該戴上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於FB粉絲團《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發文分享自己的經驗。 -
防疫新制今上路!確診居隔改5+n 特定人士快篩不強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99今(14)日為確診者居家照護新制5+n上路的第1天。從今以後,確診者僅有隔離5天即可;第5天起只要快篩是陰性,即可直接解除自主健康管理。 -
11月7日4大防疫新制上路 進賣場不量體溫、取消3劑令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911月7日將是鬆綁各項禁令的第1天,最明顯的改變,便是確診者的隔離放寬為7+n,只要隔離7天,第8天進行快篩如為陰性,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同時同住接觸者不再居家隔離,而是改為0+7;最後是多數場所的3劑令以及量體溫規範取消。《NOW健康》與你一同了解有哪4大改變。 -
5+n後居隔時間縮短到3天? 莊人祥:目前暫時不考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39在11月2日公布「5+n」新制以後,很多人並不清楚細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再次說明。有關更進一步的縮短居隔時間,例如縮短到3天等細節,莊人祥說明,11月7日的「7+n」是專家委員會在9月就通過了,當時就決定先看「7+n」情況來考慮實施「5+n」,前者是近期才決定11月7日上路。因為5天內多屬陽性,病毒仍偏高,如隔離時間降低到3天,恐提高傳染風險,因此暫時不考慮。 -
男罹罕見「鱷魚眼淚症候群」 無論悲喜總是邊吃邊流淚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53257歲王先生最近吃飯時總是邊吃邊流淚,進一步就醫研判是1種稱為「博格拉氏症候群」(Bogorad syndrome)的罕見顏面神經麻痺後遺症所致。這種罕見的症狀今日常被稱為「鱷魚眼淚症候群」。最常見的表現為進食中單側反射性流淚,也有少數病患會產生反射性雙側流淚的現象。治療方式是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到淚腺中,阻斷異常的副交感神經纖維以減少淚腺分泌,治療效果可持續約6個月,也可使用口服腎上腺素阻斷劑來減少淚腺分泌,或是手術切除部分的淚腺。 -
別再糾結血脂中的總膽固醇 這數值過高比想像更可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5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多數人在血液報告中只在乎總膽固醇是否超標,再有一點健康觀念的人會注意HDL、LDL,卻都忽略的三酸甘油脂(TG)也非常重要!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的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長期攝取的熱量高於消耗所需,脂肪累積在肝臟越來越多,進一步會造成脂肪肝的問題。輕度的脂肪肝雖不影響肝功能,但進展到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就容易使肝功能發生異常,也容易引發肝臟發炎、硬化。 -
期待中秋烤肉? 羅一鈞提醒:這「2類人」先別去聚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71你很想在中秋節烤肉,與親友歡聚歡笑,對吧?面對下週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悶了很久的民眾應當很想烤肉、大吃大喝,商家也把烤肉架等商品擺出來了。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如要去烤肉或聚餐,須注意勤洗手、戴口罩,除了飲食與合照等情形,外出須全程配戴口罩,同時需隨身攜帶洗手用品與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 -
「7+7、0+7、3+4」霧煞煞? 居隔天數懶人包1次稿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735新冠疫情大流行,隨著國內本土病例數下降,入境居家檢疫放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更新防疫措施,但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入境者防疫到底是要「7+7」或「0+7」還是「3+4」呢? 《NOW健康》為大家整理防疫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