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障礙
-
活越老越要動! 研究發現:運動量減少會加快聽損速度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931巴爾的摩國家老化研究所(簡稱NIA)的醫學博士Pei-Lun Kuo,及其同事查詢了2003年至2004年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數據(NHANES),客觀的分析了291位年齡在60至69歲之間的中老年人運動狀況和聽力障礙之間的關係。 -
老年人聽不到也看不見 失智風險可能高於同齡2倍以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7最近有1項研究指出,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的老年人,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其可能性是同齡的2倍以上,研究刊登在《精神病學雜誌》(Journal Neurology)。 -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97從數據上不難得知,腦性麻痺確實是早產兒常見的腦部受傷後遺症之一。美國杜克大學長期針對新生兒腦傷的臨床研究發現,寶寶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有較高比例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傷(HIE),若能把握出生後72小時內使用臍帶血回輸治療,病情可望獲得改善。 -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要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34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後5年內的死亡率為40%,死因主要是心肌梗塞。因此,「眼中風」不僅是眼科的急症,也代表身體可能突發中風的前驅症狀之一,患者極可能血壓已經過高,或體內已有血栓流竄或血管狹窄阻塞情形,因此除了眼科的處理外,也需要同步照會心臟科、神經內科等專科,及時評估、監控是否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臟產生血栓等情形,以免治療上措手不及。 -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1610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失智暨帕金森症醫療中心科主任李威儒醫師表示,記憶力隨著年紀下滑是相當常見的情況,但失智症患者下降得非常快速,像是有病患忘記自己買過菜,出現重複購買、冰箱裡塞買同樣食品的情形,或是找不到東西,就懷疑一定是別人拿走。其他的變化像是原本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像上述個案搭公車坐過站卻不知道怎麼回家就屬於此情況。 -
尿路長出細菌型鹿角狀結石 所幸體外震波擊碎成功治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80洪峻澤解釋,尿路結石80%是由草酸鈣和磷酸鈣引起,其他5%至10%是尿酸結石,多因體質或新陳代謝異常造成,結石質地比較硬,如果體積較大就難以用體外震波打碎;但個案結石由變型桿菌導致,細菌會製造尿酸酶將尿酸分解成氨,形成鹼性尿液,讓結石長得又大又快,但質地可能較鬆軟。 -
別以為頭暈只是小症狀 很可能成為長輩跌倒頭號大敵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65有研究報告統計,約高達35%的人曾經因為頭暈而就醫或服藥,年長者有頭暈問題的比例更高。頭暈就臨床醫學來說是1種籠統而不精確的症狀描述,而不是診斷或疾病,尤其一般民眾很難用中文精確表達各種不同的頭暈,如眩暈、不平衡、昏覺或快要昏倒,都可能隱含著不同的成因。 -
重聽不改善恐失去語言能力 但挑錯助聽器比不戴還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7黃韻誠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位就有1到4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至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至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至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至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