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氣鬱結
-
蕁麻疹不分季節!反覆發作變慢性 中醫內外兼治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71中醫治療著重紓解肝氣鬱結、腎氣與肝氣不足,以及脾胃氣血的調理,若容易合併緊張則與膽氣虛弱、夜晚不好入睡有關,睡前加開合歡皮、夜交藤安神助眠,肝氣疏通、抗壓性增加,抵抗力也會提升;同時搭配清涼止癢藥膏外敷,每天發作次數可降至1到2次,隨著疹塊狀變小、減少,調理約2到3個月後可緩解恢復,不過復原時間長短則因人而異。 -
皮膚病灶遇水就痛不敢清洗? 醫:用對方法清潔助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14鄭愛蓮醫師指出,皮膚病的治療不僅依賴外用藥物,內在調理體質也一樣重要。例如,肝氣鬱結、脾胃濕熱、腎氣不足等因素都會影響皮膚健康,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調配合適的中藥,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狀況。 -
產後乳腺發炎讓你痛不欲生? 中醫傳授妙招助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98新手媽媽們迎接寶寶後關卡不少,現今社會大多鼓勵女性哺餵母乳,然而,餵母乳並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乳腺阻塞、乳頭因為寶寶含乳不正確有破皮導致細菌入侵,或者是錯誤的乳房按摩,都可能會造成乳腺炎。乳腺炎常見症狀包含單側乳房可觸及硬塊、按壓疼痛、膚表紅腫發熱,甚至進一步會發燒或造成乳房附近的淋巴結腫大,若不趕緊治療還可能會形成膿瘍。 -
雨水養生要「慢」活! 中醫推疏肝排濕茶飲、按3穴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490「雨水」是春季的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預示著氣溫逐漸轉暖,陽氣從地表開始升發,也順勢帶動身體深處氣血向外舒展,春雨綿綿代表著降雨開始。雨水養生著重2大要點,即「肝氣舒展」與「濕氣排除」。 -
流汗體重變輕減的不是熱量 中醫不復胖減重一點都不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50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飯後百步走最多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但其實熱量消耗不多,若單純藉由運動減重,每天至少要進行2小時以上的有氧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燃燒多餘熱量,毅力不足很難達到長遠效果,加上現代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很容易讓體內脂肪快速累積,減重不易。 -
產後憂鬱2大因素!肝氣鬱結、心神失養 中醫這樣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56產後憂鬱成為部份婦女在生產後會遇到的情緒困擾,儘管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令人欣喜的事,但對媽媽來說,經歷生產過程的疼痛、照顧孩子的疲憊等都可能讓她們抑鬱、情緒低落。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從中醫來看,產後憂鬱症多因肝氣鬱結、心神失養所造成,因此治療的2大重點是「疏肝解鬱」和「寧神養心」。 -
酷暑加重婦女更年期潮熱症狀 女中醫教妳緩解不適對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23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女性更年期約發生在45至52歲之間,這段期間會出現經期不規則、可能提前或延後,或是月經淋瀝、滴滴答答不停,甚至經血量大、摻雜血塊;也有突然月經就不來,原以為停經,卻在幾個月後又來的情形。就醫學上的定義,必須連續長達1年以上都沒有月經,稱為停經。至於更年期,則是指停經前後的過渡時期。 -
穀雨喝茶清火辟邪!中醫推1茶解鬱 三高者可多飲烏龍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13穀雨是24節氣中的第6個節氣,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唯一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中醫師賴睿昕表示,穀雨時節是憂鬱症好發期,主要與肝氣鬱結有關,當肝脾不和時,胃腸系統也會出問題,鼓勵民眾可喝疏肝解鬱茶,不僅能去除體內濕氣,還能舒緩煩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