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育齡婦女
-
孕期缺鐵不只造成貧血危機! 還可能增加胎兒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87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會有經血的流失,若鐵質攝取不足,易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而缺鐵性貧血亦是懷孕時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國健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 -
母乳哺育問題一籮筐 國健署首款情境互動遊戲輕鬆上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80國健署指出,即日起至12月1日止,民眾參加「母乳大挑戰 答題刮好禮」活動,母乳哺育答題挑戰成功後,分享揪好友加入,即可參加刮刮樂,就有機會把iPhone手機、iPad平板、多功能電烤盤等多項大獎帶回家!趕快做伙相揪來挑戰,用行動支持母乳哺育吧! -
孕婦服用處方鎮靜安眠藥比例 近14年從4.1%降至2.9%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03許多孕婦都有失眠困擾,睡眠品質變差,又擔心鎮靜安眠藥傷及胎兒,陷入兩難,國內一項研究發現,孕婦服用處方鎮靜安眠藥比率逐年下降。醫師建議,調整生活作息、適量運動、少喝含有咖啡因飲料,有助於安心睡眠。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在懷孕過程中,生理和心理均會出現變化,以致孕婦睡眠品質下降。據統計,約有一成孕婦失眠、睡眠障礙,如使用安眠藥,應需醫師評估藥物是否可能影響胎兒發育風險。 -
寶寶發育要靠它!有3成孕婦都缺乏 國健署列迷思宣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69維生素D是媽媽懷孕期間不可缺少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其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我國20歲以上懷孕婦女之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30.2%。 -
葉酸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與活化 孕媽咪如何補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019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而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在備孕期多加攝取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在良好健康狀態下懷孕,讓寶寶健全發展。 -
非同小「咳」!女教師感冒喘咳 竟掉出10公分子宮肌瘤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9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指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育齡婦女,發生率約20%,平均每5個輕熟女,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到了40至50歲,發病率更高達30%至40%。 -
穩定甲狀腺疾病好「孕」跟著來 檢測TSH可排除異常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414根據多篇文獻顯示,如果孕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又缺乏適當治療會增加胎兒早產、死產、生長偏小、子癲前症及心衰竭的風險,因此應該積極處理。我國的內分泌學會指引建議,患者在甲狀腺功能亢進受到控制前應實施避孕,且若有計畫懷孕,應該請醫師把處方藥物換成PTU(Propylthiouracil),一般認為妊娠前3個月服用PTU較為安全。若是在第一孕期就使用其他甲狀腺亢進藥物,會增加先天畸形的機率,例如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後鼻孔閉鎖、氣管食道廔管、臍膨出等。 -
早產兒跟缺鐵有關係 孕媽咪快筆記補鐵飲食3守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521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女性進入青春期後至更年期前,每月皆會流失經血,而成為貧血高風險族群。貧血症狀為疲勞、嗜睡、頭暈、體能衰退、臉色蒼白等,其中最常見的類型即為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