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脂肪肝
-
高血脂服藥後仍無法控制 檢查出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60在醫師詢問下,發現高先生最近幾年便秘頻率增加、容易怕冷、易掉髮,甚至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到工作表現,腿部肌肉也變得易痠痛、無力。而家族史方面,並無早發性心臟病,也沒有其他家人有難控制的高血脂病史,反而有很多家人有甲狀腺病史。故檢查時,除了一般的抽血以外,額外幫高先生檢查出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經由治療甲狀腺問題後,用的血脂藥物使用的劑量變低之外,目前也能把血脂控制得很好。 -
小時候胖就是胖! 長不高、肝衰竭、糖尿病恐跟一輩子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18戴季珊表示,自己門診中有1名13歲孩子,原本體重就高於標準,在小六升上國中期間,正好遇到了新冠與暑假,幾乎都在家沒有戶外活動,上了國中身高168公分,體重竟然有89公斤,BMI 31.5,暑假時每天睡8至10個小時,仍然常感疲倦,就醫檢查發現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40以下)。 -
擺脫脂肪肝糾纏 胃腸肝膽科醫師提醒5大重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62「飲食習慣絕對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脂肪都是我們自己吃進去的!」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控制飲食其實不難,只要把握好「多吃天然蔬果及低脂肉類」、「減低攝取糖分與飽和脂肪」兩大原則,就算是跨出了第一步。 -
啤酒進肚好消暑? 小心喝進過多熱量發胖罹癌風險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啤酒暗藏驚人的熱量,1瓶330ml的啤酒約120大卡,相當於半碗白飯的熱量,長期大量喝啤酒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還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簡稱TG)上升造成高血脂問題,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上升。 -
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癌症新知 / 腸癌7432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表示,統計機構內檢查確診大腸癌病患,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比率僅有25%,高達75%呈現陰性,由此可見糞便潛血檢查有很大機會不一定能發現大腸內的異常組織,特別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癌細胞,表面具有一定厚度,不一定會因摩擦出血,當然也有可能是檢查當下糞便較軟的緣故。 -
肥胖者不僅身材走樣 連這些病罹患率也比別人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61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1種慢性疾病」,呼籲大家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顏清標體型肥胖,年輕時又喜歡喝酒,屬於三高及癌症高風險族群。 -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52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 -
顏清標三弟也罹肝癌 及早接受肝癌預防保健可免憾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183多年來,肝炎被喻為國病,感染人數達2、300萬人,國健署提醒,年滿45至54歲民眾、40至60歲原住民均有1次肝炎篩檢公費補助,務必接受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