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脊椎側彎
-
房仲狂流手汗不敢跟人握手 中醫師建議1湯藥助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任蔡文興指出,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膚出汗過多,以手腳最為常見,即使沒有勞動、運動,即使是待在冷氣室也會冒汗。若症狀嚴重,可能影響工作、社交、人際關係,對患者心理與生理造成負擔,最近酷熱,氣溫動輒飆至37℃以上,對於多汗症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煎熬。 -
買錯輪椅壓迫薦椎長褥瘡 專家:選對輔具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25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不過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說,採購輪椅時必須謹慎,不是越貴、功能越多就最好,而是應該適合自己,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例如,久坐且壓力不平均,就容易產生褥瘡。輪椅不符身形,就可能導致的脊椎側彎和胸椎後彎。再者,操作性不佳,必須持續用手推輪椅,就會導致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和三角肌僵硬等。 -
保護脊椎好幫手 3招教你正確使用背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32背架是1種常見的腰背部醫療輔具,屬於低風險的第1等級醫療器材。當脊椎因疾病(如先天性脊柱側彎、脊椎退化)或意外損傷(如脊椎壓迫性骨折)時,就要用它來保護脊椎。 -
脊椎側彎女多於男4至6倍 醫師表示自發性占8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77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黃聰仁表示,每年寒暑假期間,因脊椎側彎求診、治療與追蹤的病患明顯增加,患者年齡大部分在10至18歲。 -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客製化足墊助改善病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9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患者工作時需長期站立,也經常反覆蹲下、起立清點貨物,假日還參與跑步活動,加上沒有適當的肌力訓練,下肢肌力不足,長期下來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找上身。 -
龐貝氏症難確診 延誤治療恐引發呼吸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60就讀國中的小潔,常常喊背痛,不僅動作遲緩,走路也容易喘,連下床都必須依靠家人協助,求診後才得知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龐貝氏症」。龐貝氏症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及下背疼痛、呼吸短促等,由於症狀不一,大部分病童難以早期確診,為此,社團法人台灣龐貝氏症協會製作宣導短片,呼籲家長提高警覺。 -
實踐「六維一心」抗癌 名醫的整合醫學之路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9578學術涵養、醫療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會中「大獎」!蔡松彥醫師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南基醫院協同院長,也是彰基國際癌症e院院長及自然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3、4年前檢查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馬上進行一連串開刀及療程,卻在化療5個月後發現腫瘤疑似復發,同時發現肺葉有多顆結節。 -
3D列印輔助納氏手術 助漏斗胸女童抬頭挺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11傳統手術治療漏斗胸,須切開患者胸骨,術後復原時較長。10幾年前國內引進矯正板手術,也就是所謂的納氏手術,不必鋸開胸骨,採取微創方式,透過精密器械,從胸部兩側進入體內置入矯正板,傷口僅約1公分。將術後復原時間縮短到3個月內,平均在2至4年後,就可取出矯正板,大幅減輕病人身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