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腋下
-
酷夏衝擊爆汗體味重 日本人發現「中年臭」分4大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6111999年日本化妝品公司,發明1個新詞彙「加齢臭」,如果翻譯成中文就是老化臭,在中年才會出現,化妝品公司發現中年人棕櫚油酸(パルミトオレイン酸)分泌會增加,在皮膚寄生菌分解後,會產生壬烯醛(ノネナール),身體就會漸漸散發出難聞的味道,40歲左右年紀不論男女都可能出現。 -
香水遮掩狐臭治標不治本 醫師警告:可能引發皮膚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16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香氛用化妝品有香水、香膏、香粉等產品都屬於人工合成,且成分多種,容易產生過敏症狀,建議購買之前,應先塗抹在頸部等皮膚較敏感部位,確定是否出現過敏反應。以該名男性業務為例,因為腋下容易出汗,且有狐臭問題,常使用香水、古龍水,以及止汗劑,但效果有限,還因此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兩側腋下皮膚糜爛疼痛。 -
兒童癌症9大徵兆 國健署: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達8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96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過去許多人會有「癌症是否會傳染?」的疑慮,即使現在醫療觀念逐漸普及,仍有癌童在面臨返校時,因治療導致的掉髮、外觀上的改變如截肢、義眼等,而遭到其他同儕或學生家長的排擠與恐慌。 -
清涼一夏擺脫「腋」味糾纏 旋轉刀搭組織膠詢問度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28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雷射美容科主任張長正醫師表示,曾收治1名高二男生阿偉(化名),因為有狐臭而影響社交,不僅鮮少參加校園活動,同學相邀出遊也都婉拒,就是怕近距離接觸時會讓其他人聞到異味,平時上課都使用止汗劑來抑制汗水分泌,有時體育課還噴大量體香劑想蓋過臭味,反而弄巧成拙。經新式旋轉刀手術,刮除頂漿腺後,不再害怕與人相處,現今成為開朗的大男孩。 -
網傳擦止汗劑恐增乳癌風險? 專家駁斥謠言無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5食藥署安全周報中提到,部分民眾可能會懷疑,汗腺被抑制無法排出汗水,毒素會累積在體內,也有可能導致淋巴阻塞導致乳癌發生。食藥署對此立刻駁斥,根據美國癌症中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料,沒有止汗劑會增加乳癌發生機會的證據,並且台灣也對相關成分有把關,民眾不需要太恐慌。 -
乳頭搔癢逾2周應就醫 可能是罕見癌前病變柏哲氏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553乳頭搔癢大部份的情況是良性問題,如有做好適當的皮膚清潔,偶爾出現乳頭搔癢,並無伴隨脫屑或發紅等表現,女性不需過度緊張。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或衣物刺激所引起類似溼疹的反應,大部份可以自行痊癒。 -
確診乳癌4期多數患者想放棄 研究顯示手術治療有幫助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787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所有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被診斷出乳癌比例約為34.4%,而乳癌第4期患者占了其中的5.2%。張耀仁說明,第4期乳癌指的是超越乳房及腋下淋巴結的遠端轉移,常見轉移處有骨骼、肺臟、肝臟,甚至是腦部等。過去普遍認為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對第4期癌症患者的長期存活應無助益,因此多選擇姑息療法。然而,現今醫療的進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治療,甚至免疫藥物等,除了能大幅改善乳癌第4期患者的臨床症狀及生活品質外,亦能提高長期存活率。 -
全台烤蕃薯熱到厭世 專家教你6招抗暑無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53衛福部統計,今(109)年6月截至6月23日,全國共有443人次因熱傷害而就醫,而去年6月整個月熱傷害就診人次為467人次,顯示今年高溫曝曬炎熱之危害,遠高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