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下垂體
-
顱底腫瘤影響視力 內視鏡手術免開腦惡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561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緯歆表示,腦下垂體腫瘤以及各種顱底腫瘤,位於頭顱深處,周遭又緊鄰腦神經及供應腦部構造重要的血管,稍有閃失,患者術後可能會有神經功能缺損及內分泌功能失調。 -
18歲少女初經還不來 竟因腦部長腫瘤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43雙和醫院加馬刀中心主任潘宏基指出,腦部良惡性腫瘤、動靜脈畸形、三叉神經痛等腦內疾病,傳統以開顱手術為主,但開顱手術風險相對較高,往往讓病人聞之卻步。 -
冬補養身調理腎氣 強化機能健康一整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25中醫認為先天精氣與免疫抗老息息相關,而人體的先天精氣是由「腎」統籌管轄,經由調理腎的陰陽,便可強化身體健康。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中醫所指的「腎」不單是指器官,而是屬於全身多個系統功能的集合,包含生殖泌尿、內分泌、免疫、腦下垂體及腎上腺軸等,而「腎氣」則是泛指這些系統的功能狀況。 -
視野缺損漏看字 16歲少年確診為腦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88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表示,顱咽管瘤多發生在青少年,少數是50歲以後發病者,由顱咽管殘餘上皮所產生,是發展緩慢的良性顱內腫瘤,症狀與腫瘤大小、位置、年齡等因素有關,如晨間頭痛、視野缺損、內分泌異常、水腦症等。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 -
重視健檢偶發瘤警訊 早期發現持續追蹤保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937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健檢偶發瘤」是指在健康檢查中偶然發現的腫瘤,通常無明顯不適症狀,良性比例高,少數為惡性腫瘤,需後續追蹤處理,目前已有許多指引可參考。門診時常見患者帶著一本厚厚的體檢報告,許多器官都出現偶發瘤,患者因此奔波於各科門診掛號,不過在有限的診療時間內,卻無法達到充份有效的溝通。 -
驚!不吃早餐易中風? 研究:血壓飆升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73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中,一共找了80000多位日本男女,年齡介於45歲至74歲,而且這些族群都沒有心臟病或癌症病史,實驗時間從1995年到2010年,追蹤這些參加者們的早餐飲食習慣。 -
女子經期失血過多膚色慘白 貧血暈倒送醫急救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779成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梁玉玲表示,經血過多是指每個周期超過80ml,或是經期超過7天,兩者皆可能導致貧血。輕則影響精神、工作表現及日常生活,嚴重則可能使身體器官功能受損,臨床上也有因嚴重貧血導致心肌肥大、心臟瀕臨衰竭的案例。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約有10%至15%生殖年齡女性有經血過多的問題。 -
熟女疲倦怕冷腳浮腫 甲狀腺功能低下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67一位36歲的女性覺得自己容易疲倦、比其他人怕冷、雙腳浮腫,且曾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病史,也服用過甲狀腺素治療。經醫院驗血檢查後發現,該名女性的甲狀腺功能明顯偏低。原來該名患者在服用甲狀腺素後,以為驗血正常就等於身體康復,因此未再定期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