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血管疾病
-
「腹」爸爸BMI超標 恐成代謝症候群一員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79「啤酒肚」雖常見在許多爸爸們身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腹」爸爸們千萬別小看體重過重及腰圍過粗問題。腰圍過粗(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是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 -
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593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108年總死亡人數相較前1年(107)增加2,565人,每10萬人口死亡743.4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上升1.4 %,但經人口結構調整標準化後,每10萬人口死亡408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下降1.6 %,換句話說標準化人口結構死亡率下降,顯見108年死亡人數與人口老化有密切關係。 -
吳朋奉腦溢血逝世 台灣每47分就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8遺憾的是,如吳朋奉一樣因腦中風而過世的人並不少見。衛生福利部民國107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死亡人數達1萬1,520人,其中60歲以上有9,903人,占比達8成6,且根據臨床醫師觀察,年輕個案明顯增加中。 -
「好心鄰」結合AI和LINE聊天機器 聰明控制心血管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76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一項研究發現,在感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近一半患有至少1種合併症,前3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14.5%)和糖尿病(10%)。 -
照顧血管健康 多吃這5種食材可預防血管提早老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88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例如肥肉、帶皮的肉品等,很容易讓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此外,攝取精緻糖類,例如砂糖、紅糖、黑糖、蜂蜜等,也會增加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攝取大量添加的糖,不但會變胖,更會增加罹患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並且也會導致如同毒品一樣地對糖上癮。 -
紅眼症狀長達5個多月 伴隨耳鳴頭暈未治療恐這下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0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謝昀臻指出,海綿狀竇位於人體顱內的中央部位、也就是眼睛正後方,功能是收集腦部和眼睛裡的靜脈血液,由於位置及結構重要,一旦異常,就需小心治療。 -
國衛院攜手醫療及科技產業 運用AI分析國人肥胖原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036
國衛院結合長庚醫療體系的基隆長庚醫院長期社區追蹤資料,以及導入宏碁公司AI智慧分析功能,合作建置「國人整合性肥胖症及其衍生疾病資料庫智慧預測系統」,結合了產、學、研三方的能量,預測並發掘國人肥胖症衍生疾病的發展與治療標的,建構整合性智慧醫療支援平台,提出個人健康促進與治療建議策略。 -
鍋物料理藏高熱量 營養師教你這樣「挑」食不發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345
肥胖嚴重影響國人健康,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8年國人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變、肝硬化等7項死因,均與肥胖有高度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