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式呼吸
-
想改善孕期睡眠困擾 快跟著專家這樣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98在漫長的懷孕期間,孕媽咪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睡眠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詹雅雯指出,許多孕媽咪常常在半夜有睡眠異常的狀況,其實孕媽咪的夜間睡眠障礙可以預防,只要知道原因,再對症下藥,即可減輕問題的嚴重程度。 -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建立正確睡眠習慣才是正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79失眠的定義是指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如一周內有3天出現以上狀況,且長達一個月以上,則稱為慢性失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佑如指出,選擇安眠藥作為失眠的對策時,應考量安眠藥的特性、失眠症狀類型、使用者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安眠藥依藥效長短可分短效、中效和長效。 -
幫寶寶按摩的5大好處 新手父母必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17根據1986年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人員對早產兒的研究發現:若對早產兒出生後進行按摩,體重增加幅度是沒有接受按摩的嬰兒的1.47倍,且接受按摩的嬰兒,睡眠周期更有規律,反應也更靈敏,甚至在運動及精神發育上,都有明顯的優勢。 -
乳癌術後物理治療 強化自我照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89葉瑞珠指出,癌症治療後所產生的次發性淋巴水腫,通常會在手術傷口以下的身體部位出現腫脹,主要是因為手術或多或少破壞了細小的淋巴管,皮下組織間液不易透過淋巴循環排出,堆積在皮膚與肌肉間而形成腫脹。因淋巴結負責淋巴液的收集與過濾,還有人體的免疫反應,一旦數量減少,人體的防禦力也會降低。 -
心跳加速快昏倒 男子恐慌症發作險窒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89之後的1個月內又出現了幾次同樣症狀,起初洪先生以為是心臟方面疾病,但檢查結果都顯示無異常,後來在醫師建議之下,至精神科就診,診斷為「恐慌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表示,恐慌症發作時通常毫無預警,可能會在10分鐘內出現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呼吸困難等劇烈症狀,彷彿快要昏倒或死掉一般,在患者心中留下陰影,擔心再度發作,因此稱為「恐慌症」。 -
擺脫失眠困擾 改變睡眠習慣多放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22王威仁醫師表示,通常造成失眠這種「症狀」的是其他「疾病」,例如焦慮症、憂鬱症、心肺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或其他因素如壓力、不良的睡眠衛生習慣等。想要治療失眠,就必須解決背後的原因(疾病),其中藥物治療只是一部份,另一部份要靠「改善睡眠衛生習慣」及「放鬆練習」。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7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睡前喝香蕉牛奶 改善睡眠品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43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李女士經心律變異分析儀進行檢測,發現自律神經調節功能失衡,於是改以血清素調節劑治療,取代安眠藥,藉此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且血清素調節劑不像安眠藥會產生依賴性,可幫助患者改善安眠藥成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