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膜炎
-
阿嬤墜腸腹痛發燒嘔吐 腹腔內小腸卡入腹股溝險喪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9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醫師陳博彥表示,成人腹股溝疝氣的常見成因有2大類:(一)是隨著年紀增長,下腹壁肌肉老化,相對變得鬆弛。(二)則是來自長期持續或間斷性腹部壓力的增加,例如慢性咳嗽、便祕、腹水、負重的勞力工作或重量訓練等。這2大類狀態會導致腹腔內的器官(小腸、大腸、膀胱、大網膜)掉入腹股溝內,形成腹股溝疝氣,台語俗稱「墜腸」。 -
老翁吃榴槤不慎 將果肉內硬籽一併吞入卡住食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91蔡銘洋醫師表示,誤食異物後若異物太大或食道蠕動功能欠佳就容易造成阻塞,老人家因為咀嚼能力不佳、吞嚥功能退化,屬於誤食異物的高危險群,更需要小心進食。異物產生的症狀包括咽喉痛、胸腹部疼痛、吞嚥困難、吞嚥疼痛、噁心、嘔吐、流口水、氣促、異常失聲等,尖銳物品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破裂而導致腹膜炎。 -
水療灌腸號稱多療效 操作不當潛藏致命危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549只要在網路輸入「大腸水療、咖啡灌腸」關鍵字,就會出現一連串資訊,其中不乏專業人士掛保證,部分所謂的養生機構也力推這些非醫療灌腸,號稱可以排毒、治療、長壽。醫師提醒,灌腸是1種侵入性的醫療行為,看似簡單,一旦出錯,潛藏致命危機。 -
女性年過40體型肥胖 膽結石上身比生孩子還痛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217年齡30出頭的小琪因工作忙碌3餐不定,又有吃消夜的習慣,產後身材漸朝橫向發展。為回復身材,小琪開始每天只吃1餐,早上幾乎是1杯黑咖啡打發,如果胃不舒服就自行買藥吃,並未積極治療。去年過年返鄉,面對滿桌佳餚決定暫拋節食的堅持,好好大吃一頓,但收假北上前,卻突然感到上腹部一陣疼痛,蜷曲在床上無法動彈,還 -
盲腸炎手術不傷胎 醫師:術後早產率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948孕婦腹絞痛未必都是早發性宮縮!台中一名29歲媽媽在懷孕24周時突然腹痛難耐,多日服用安胎藥都無效,赴醫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盲腸炎,雖緊急採取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盲腸,但仍出現菌血性休克、血壓下降、肺水腫等併發症而送往加護病房,幸好在醫療團隊照護下,仍足月自然產生下健康男嬰,讓歷經生死交關的父母備感欣慰。 -
不讓子宮肌瘤毀胎兒健康 育齡婦女孕前應檢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35一名33歲的婦女滿心歡喜期待新生命到來,懷孕後經超音波發現,胎兒居然有一個壞鄰居「子宮肌瘤」,在懷孕16週時,突然腹痛緊急送醫,最後確診為子宮肌瘤扭轉重症所引起的下腹痛,引發腹膜炎。為保住胎兒,決定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切除肌瘤,順利足月產子。 -
疝氣八成在腹股溝 人工網膜修補成主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63疝氣必須靠醫師觸診來診斷,而且只能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方式是將臟器放回正常位置後,直接將缺損組織縫合,但容易造成周邊組織張力大、病人疼痛、且復發率可能達10至20%。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利用無張力的人工網膜進行縫合,已成為現在疝氣修補的主流手術,游智欽提到,人工網膜會被人體吸收,利用它修補疝氣,腹壁會更厚實、復發率可低於5%,目前大約有八成的疝氣修補都是使用人工網膜。
-
腹部鈍傷應立即就醫 慎防延遲性脾臟破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941脾臟位於左上腹,是腹部鈍傷最容易受傷的器官(約占40至55%)。大多數病人在腹部鈍傷、脾臟破裂時,會因腹膜內大量血液,馬上表現出血壓不穩、急性腹痛或腹膜炎等症狀,但有少數病人是在數天後,症狀才會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