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膀胱
-
老翁體內8公分腎結石 這方法1次清除不必開刀且不傷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311名65歲張先生近日檢查發現腎結石竟有8公分大,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1次就清除體內的結石!長安醫院泌尿科醫師黃煒軒表示,以往軟式輸尿管鏡的導管偏硬,1次只能抽吸部份的結石,所以通常要2至3次手術才能完成治療,但現在有新的可彎曲吸引式導管,能更深入腎臟清除結石,且即便是巨無霸的腎結石也能1次處理乾淨,沒有任何傷口。 -
月經來總是痛不欲生? 有子宮肌瘤5大常見症狀要小心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96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內的1種平滑肌瘤,是婦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好發於30以上的女性,而台灣有20%到30%的女性都有罹患過子宮肌瘤,但不一定每個罹患子宮肌瘤的婦女都會出現不適的症狀,且症狀也會因腫瘤生長的位置以及大小差異而有所不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子宮肌瘤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子宮肌瘤症狀排行。 -
男嬰泌尿道感染住院!母親悔未及時換尿布 醫解析病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73個月大的男嬰「碩碩」因發燒38.3度,家人緊急將他送至急診,確診為泌尿道感染,醫師建議住院治療。但男嬰母親認為,孩子輕微發燒,只需回家觀察,不料隔天,因高燒至39.6度再度就醫,院方立即安排住院。兒科醫師提醒,泌尿道感染,為新生兒發燒的主因,家長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如未及時治療,嚴重恐引發敗血症,甚至休克。 -
6旬翁愛吃這食物竟患直腸癌 醫曝常見成因與治療方法
癌症新知 / 腸癌3497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和第3位,直腸癌又佔腸癌的30%。呂宗儒醫師指出:「造成直腸癌的原因包括遺傳與飲食,直腸癌患者的1等親家屬有2至4倍的罹癌機率,而日常攝取高脂肪食物與加工肉品,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
畸胎瘤出生就有!生長位置無風險下 中醫採3方面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42有則新聞報導,年輕女性在劇烈跳動及運動後,下腹突然劇烈疼痛就診,經診察發現原因竟是畸胎瘤合併卵巢扭轉2圈!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畸胎瘤屬於先天性疾病,出生時就存在,一般畸胎瘤沒有特殊症狀,多數是因運動、性行為或身體姿勢改變造成扭轉,器官因此缺血才會引發劇烈疼痛。 -
夏至酷熱!灌冰飲造成脾胃不適 中醫師建議吃薑補陽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5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冰涼飲品雖然喝起來很舒服,但當我們喝下冰飲時,脾胃也會瞬間變冰冷,影響其功能運行,因此夏至養生,重點在於溫化脾胃的陽氣,平時大家可適時吃點生薑藥膳補充陽氣,溫暖脾胃。 -
常見重金屬殘留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醫揭排毒趨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03劉士銘醫師指出,人體的重金屬中毒通常是由多方途徑進入,包括食物攝取、呼吸道吸入和皮膚接觸等方式。像是深海魚的大型魚易含汞、傳統部分胃藥含鋁、平民小吃油條和炸雙胞胎等含有鋁成份的膨脹劑、鐵製鍋具及餐具染料和香菸可能含鉛、空氣中的PM2.5含多種重金屬、需長期觸摸重金屬的工廠作業員,特別是半導體的晶圓含砷,還有被工廠汙水汙染的農產品、未經檢驗的中藥、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及未經檢驗合格的進口牡蠣也可能含有砷。 -
子宮肌瘤占婦科腫瘤大宗 3大解方避免術後沾黏後遺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503容婦產科診所院長謝俊賢醫師指出,婦科常見的腫瘤大多是良性,其中以子宮肌肉瘤占比最高,其他還有子宮肌腺瘤及卵巢等處的腫瘤,依據器官與生長部位的不同,腫瘤可生長的大小也有差異,以子宮的腫瘤來說,謝俊賢院長曾遇過最大28至34公分的案例,也治療過卵巢腫瘤最大50公分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