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腸胃科
-
他減重後肝指數仍超標 原來肝發炎是銅離子代謝異常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2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該患者身型圓胖,來院是為了要配合入伍體檢,雖遵從醫囑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但肝指數仍未見改善,進一步進行自體免疫肝炎檢驗及肝臟切片,依舊沒有確切結論,直至尿液檢查報告才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大幅超過正常標準,順著尿銅異常的線索繼續追查,才揪出罹患肝炎的正確病因。 -
中年B肝男腹脹難耐就醫確診肝癌 貪杯終釀「肝悲」
癌症新知 / 肝癌442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張先生身高約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經檢測發現,他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數值超標,高達1億7千萬以上(>170000000 IU/ml),血脂肪與血糖也略高,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脾腫大,並有重度脂肪肝及肝實質化病變(纖維化),且在病毒、酒精、代謝症候群共同催化之下,惡化成肝纖維化及肝癌,故首要之急是申請強效抗病毒藥物,穩定肝功能後再接受後續癌症治療。 -
中風老伯吞嚥困難 杏鮑菇卡食道惹出吸入性肺炎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20到院後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其X光影像相較2年前變得更加模糊,但患者的臨床表現卻與典型中風患者不同,若因中風致使吞嚥、咀嚼神經受損,恐怕連食物都無法吞下去,故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並會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以致於食道內充滿食物殘渣。 -
晚期肝癌治療現曙光 新標靶藥物擺脫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肝癌14040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醫師趙毅表示,在台灣肝癌防治的推廣下及肝膽腸胃科的長期追蹤及檢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發現比率提升,然而趙毅也說明,對於晚期肝癌患者而言,過去10年來,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只有1個,即便病人面對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療出現嚴重不適的副作用,也沒有其它選擇。 -
胰臟癌存活率低 這7大族群應提高警覺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6790劉駿耀、傅達仁、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法國名廚侯布雄、歌王帕華洛帝等人,均死於胰臟癌,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排行榜,胰臟癌位居第8,存活期偏低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素有「癌中之王」之稱。 -
逾半國人有脂肪肝 肝癌三部曲恐步步逼近
癌症新知 / 肝癌9978日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沒有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也不喝酒,但若有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仍有罹患肝癌風險。 -
腸阻塞恐危及生命 大人小孩致病原因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079腸沾黏與腹部或骨盆腔手術有關,由於手術過程中,器械等操作難免會碰觸到腸道器官,使腸道和內臟最外層敏感的漿膜層有組織破壞、發炎等反應。當這些傷口癒合結疤時,就可能會沾黏到不該黏的東西,像是鄰近臟器、腹壁內表面,或甚至是黏到自己(小腸或大腸),即為腸沾黏。一旦腸沾黏拉扯到正在蠕動、消化中的腸子,讓腸壁無法正常蠕動,就有可能造成腸管扭曲、扭轉、打結等情形,形成腸阻塞。 -
想知有無胃食道逆流 這台儀器為你解答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28許多研究顯示,細胞變化是生理變化的標記,受到胃酸「侵蝕」的細胞,電阻力會改變。內視鏡食道黏膜阻力測量是透過一支長軟管,前端部位裝置有氣球與微晶片,後段連接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