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律
-
擔心失智症上身? 中醫推更年期調理3大方向保健大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19近年多篇大型研究指出,女性在更年期後的十年,是失智症風險明顯拉開的關鍵期。主要原因是雌激素在此階段快速下降,而雌激素本身對腦部神經訊號、情緒調節以及記憶區域「海馬迴」都有穩定與保護的作用。一旦荷爾蒙退得太急,部分女性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專注不佳、焦慮、睡眠變差等狀況,長期累積確實可能提高失智風險。 -
秋去冬來!中醫立冬養生順應體質 「平補滋陰」為原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79隨著秋燥季節過去,冬季展開以立冬為基準,舉凡季節轉換節氣都會透過自然界的大改變而影響身體,無論是思慮多導致的傷津耗氣,或是久坐及缺乏運動形成的筋骨經脈氣血不通,都會在立冬節氣轉換後、天氣逐漸轉為寒時,引起過去累積的勞損類病根逐漸表現出來。因此,一般人會在這個時節進補身體,然而今年較多颱風環流造成的多雨濕冷氣候,除了注意身體勞損外,代謝不良及慢性代謝疾病所形成的虛實夾雜體質狀態更需要專業調理照護。 -
換季鼻過敏又犯了? 中醫師推4類型療法和日常7大保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81近日北部陰雨綿綿,氣溫驟降,代表著秋季的到來,白天時間逐漸縮短,陽光照射時間變少,同時降雨明顯增多,濕度提高,天氣變得濕冷潮濕。此時的氣候轉變顯著,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又稱為「血管運動性鼻炎」,症狀有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鼻水倒流等情形。 -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07梁峻銘醫師說明,目前台灣執行膝關節自體軟骨移植已累積約2千多例,統計成功率高達9成以上,前提是必須符合適合手術的條件才能進行。術後半年持續追蹤軟骨再生狀態,會透過影像輔助觀察膝關節彎曲度是否趨向正常,合併患者本身疼痛減緩的舒服感受,多數患者會描述活動從初期受限,逐漸變得靈活順暢,疼痛指數甚至降至1或2,代表軟骨順利生長,實際生活品質也因此獲得大幅改善。 -
秋天慎防眩暈發作! 注意溫差變化造成之血液循環不良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64王蒼敏藥師曾遇一位年近60歲婦女,曾經發作眩暈,看過醫師服藥治療後仍反覆發作,於是建議搭配服用循利寧已達1、2年,狀況穩定,眩暈發作機率也降低很多;另一位60歲男性患者,因為感覺記憶力變差,經常忘東忘西,本來要買的東西到賣場就忘了,後經建議後開始服用循利寧,初期每天服用2顆,同時搭配維生素B群,DHA和卵磷脂,藥物作用相輔相成,活化腦部、幫助記憶立提升,持續半年後狀態有好轉,目前減量持續保養中。 -
八點檔女星憂鬱症復發! 體重驟降暴瘦38公斤停工治療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910知名八點檔女星星卉因憂鬱症復發,在醫師建議下暫時退出《百味人生》劇組,體重更驟降至僅38公斤,她透過社群向粉絲報平安並坦言正在服藥治療。這已不是她第一次與憂鬱症搏鬥,早在2001年拍攝《台灣阿誠》時,就曾因劇中角色壓力情緒失控。 -
每8人就有1人心理困擾! 「呼吸」重啟身心平衡的開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24十月十日除了慶祝國慶,全球也關注「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將這天定為心理健康日,為的是喚醒大眾對精神狀態的重視;因為全球大約每8個人當中,就有1人正與心理困擾纏鬥。後疫情時代讓情況雪上加霜,焦慮與憂鬱個案暴增超過2成,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其中。你是否常常睡不好、莫名心跳加速、胸口像壓著石頭?這些看似身體的毛病,其實都是身體發出「自律神經失衡」的警訊。 -
心律不整能運動嗎? 醫:心律不整患者運動遵循3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83當心臟突然「碰碰跳」或跳得忽快忽慢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能再運動了?」事實上,大多數心律不整患者在醫師評估後,仍能安全地從事適度運動。根據研究,台灣80歲以上族群約有10%罹患心房顫動,而這些患者的中風風險約為一般人的 5 倍,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出約2倍。因此,如何透過安全且適當的運動幫助穩定心律、降低中風與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已成為長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