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
-
講座報名/遠離耳鳴該怎麼做? 李宏信醫師提供建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5110月19日星期六下午,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為現場民眾分析「杜絕耳鳴擾人嗡嗡響」。 -
講座報名/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 阮正雄醫師健康開講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500子宮頸癌主要致病原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多無症狀,很容易輕忽。隨著病變進展,患者可能出現陰道異常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接觸性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加(白帶異常增多,可能伴隨特殊腥臭味)、盆骨部位疼痛(因癌組織浸潤盆腔神經而出現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或性交時疼痛等情形發生。 -
講座報名/劉偉民醫師談 婦科腫瘤達文西手術治療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5511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又合稱婦癌,已成為國內外女性的頭號健康殺手,每年罹癌的婦女數量逐漸攀升,為了更有效對抗病灶,讓患者在傷害最小、時間最短的狀況下恢復健康,精準的儀器就成了醫師治療時最重要的輔助工具,其中「達文西手術」更是時下最夯的微創治療系統。 -
孕媽咪才懂的胎動奧妙 次數多寡看健康狀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58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到明顯的「胎動」。基本上,初次懷孕的孕媽咪可能要到胎兒20至22周左右才會感受到明顯的胎動,若已有生育過的孕媽咪,可能在16至18周就會比較明顯感受到胎兒的第1次胎動。 -
家族遺傳子宮內膜異位症 9姊妹無一倖免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298子宮內膜異位症雖是女性常見疾病,但若成為家族疾病就屬罕見,1名患者與家中9個表姊妹同時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飽受經痛困擾。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朋友,若出現持續性經痛千萬要提高警覺,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生活品質或甚至惡化成卵巢癌。 -
孕期超音波檢查 了解胎兒不同階段成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74孕期中,不同階段的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出胎兒不同階段的成長狀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譚舜仁提醒,雖然超音波的準確度可達到60%至80%左右,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工具,胎兒的一些功能性問題仍無法透過超音波診斷。 -
子宮內膜異位拖延治療 卵巢腫瘤如小玉西瓜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87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這名病患因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在其他醫院接受過2次手術搭配藥物治療,3年前再度復發,轉至北醫附醫婦產部求診,再度接受手術治療。 -
塑身衣加緊身褲 私密處染菌成「黴」女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30據統計,五成女性一生中有過2次以上感染念珠菌陰道炎的經驗。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菁徽表示,陰道念珠菌感染是女性常感染的婦科疾病之一,所造成的陰道搔癢、灼熱、刺痛感,嚴重影響婦女日常生活,若反覆感染所產生的慢性及心理壓力,還會進而影響內分泌、睡眠,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