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荷爾蒙受體
-
管腔型乳癌治療副作用大 健保擴大口服標靶藥物可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6067乳癌已邁入個人化醫療的時代,當患者前來就診時,醫師會進行病理切片,依照乳癌細胞的生物特性,包含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表現情況判斷為陽性或陰性,並於確立乳癌的型別後,更進一步決定治療方針。黃俊升教授指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管腔型乳癌」約占診斷的6至7成,屬於侵襲性較低的型別,普遍預後不會太差。 -
乳癌婦克服荷爾蒙副作用 中西醫整合照護成抗癌新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269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2020年發表最新報告,女性乳癌人數已經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尤其在台灣,乳癌不但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的榜首,每10萬名女性年齡標準化的發生率,又比前一年增加5.9人,高達78.9人。 -
乳癌發生率提高 治療方法推陳出新不再侷限手術切除
癌症新知 / 乳癌2876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
66歲婦難熬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西醫整合療法改善不適
癌症新知 / 乳癌282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乳癌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此外,目前乳癌治療已趨向個人化,醫師將針對患者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 -
三陰性乳癌預後差 CDK4/6抑制劑納健保造福晚期癌友
癌症新知 / 乳癌3751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一直蟬聯第1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資料,乳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70人罹病,相當於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乳癌。所幸乳癌的治療持續進步,能給予患者更多治療的機會。 -
乳癌患者激增 預估恐突破1萬5千人大關
癌症新知 / 乳癌6581多年來,乳癌名列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統計,1年約新增1萬2千多名乳癌患者,專家估計,再過幾年,乳癌年增人數預期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與環境、飲食有密切關係。 -
抗荷爾蒙療法 助停經後乳癌患者避免復發
癌症新知 / 乳癌2143陳貞娟表示,治療初期因不了解疾病,加上治療資訊缺乏,心情相當慌恐。化療帶來噁心、嘔吐、掉髮等種種副作用,讓她難以承受,一度想放棄治療。沒想到弟弟竟發願吃素一年,願陪姊姊治療,因此她勇敢剃光頭髮,繼續接受治療。 -
乳癌降低復發Letrozole藥物 11月起健保給付
癌症新知 / 乳癌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