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葉俊杰
-
婦人罹十二指腸癌!每日暴瘦1公斤 手術治療力保3臟器
癌症新知 / 腸癌774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主治醫師葉俊杰表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萬分之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 -
貧血少婦上腹痛多次被誤診腸胃炎 最後揪出膽結石作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6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指出,造成膽結石的原因來自於體內的膽固醇、膽鹽、鈣等物質平衡狀態遭到改變,包括膽汁及膽固醇的飽和度過高、膽鹽過度流失、膽囊排空速度減緩及膽汁濃度改變等,因而逐漸累積形成米粒大小或是更大顆的膽結石。 -
胃鏡與腹腔鏡雙鏡除腫瘤 完整保留胃功能且術後恢復快
癌症新知 / 胃癌3372由於家屬曾聽鄰居轉述胃部手術後恐產生嚴重脹氣,影響後續喝水、進食,起初患者也擔心術後會發生同樣併發症,所幸醫療團隊採用胃鏡及3D腹腔鏡同步協作進行微創手術,不但術後當天就順利排氣並下床行走,術後第2天就恢復正常飲水進食,並在術後4天順利出院。 -
看心情洗腎以致副甲狀腺亢進 自體移植手術解決不寧腿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0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則表示,通常患者洗腎超過10年,體內鈣、磷離子長期偏高,容易出現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症,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 -
胃切半40年後解黑便竟罹癌 殘胃癌發生率高出常人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4330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指出,所謂殘胃癌是胃癌的1種,是指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切除部分的胃達5年以上,由剩餘的胃發生的原發性癌症,據統計殘胃癌佔胃癌的1%~5%,好發於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約65歲。 -
長期背痛以為五十肩 檢查發現胰臟癌轉移侵犯腹腔神經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7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葉俊杰說明,「胰臟癌是癌症中的隱形殺手」,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也缺乏有效的追蹤篩檢工具,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臨床顯示,胰臟癌特別容易侵犯轉移,若無法早期診斷,一旦轉移,就無法根治。令人惋惜的是,許多癌友因太晚確診,僅有5分之1有機會接受根治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