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害
-
4招遠離過敏危險因子 讓孩子健康成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8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是5.6%;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有73.3%;完全沒有使用治療氣喘的處方藥物者為67.2%。根據2019最新氣喘診療指引,建議5歲以下有氣喘病史或喘鳴發作頻繁症狀的孩童於日常使用長期控制型藥物,以利控制病情。如果急性發作或因季節有偶發性氣喘症狀,在有需要時可使用吸入型短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來緩解氣喘症狀。 -
排便不順「嗯」不出來 竟與這6種常用藥物有關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93造成排便不順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膳食纖維和水分攝取不足、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像是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有排便不順的狀況產生。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或者睡眠不足也可能影響到排便。除此之外,很容易被民眾忽略的是藥物所引起的排便障礙。事實上,許多常見的藥物可能會造成排便不順的不良反應。 -
揭密嚴重藥物過敏之謎 原來是特異性T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64為解開這些謎團,長庚醫院與台灣、歐美等國的皮膚藥物過敏研究團隊跨國合作,花了5年的時間,終於解開了這個複雜的藥物過敏機制,原因就在於人體免疫系統中的「特異性T細胞受體(TCR)」,會決定毒殺T細胞的活化,釋放出會引起最可怕的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毒性蛋白及細胞激素,引發藥物過敏反應。 -
銀髮族長期服用這些藥 恐造成腸胃道不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78隨著年齡增長,食道肌肉與括約肌的收縮力會退化鬆弛,而出現胸痛、灼熱感、呼吸疼痛、胃酸逆流等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除此之外,也可能因為黏膜神經刺激感降低而會出現噁心、嘔吐、貧血情形。除生理老化因素,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鎮靜劑、抗憂鬱用藥、氣喘用藥等藥理作用也會讓下食道括約肌放鬆,造成胃裡的食物或胃酸進入食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
體質容易藥物過敏 原來是帶有這個基因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5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特殊體質(帶有基因型HLA-B*13:01)與發生磺胺藥物過敏有關。國人如果帶有這特殊基因型,在使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是正常健康族群的40倍以上,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18年7月國際著名皮膚學研究期刊《皮膚病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就醫前準備5小抄 關鍵3問題助醫病溝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65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民眾多加善用「醫病3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小技巧,把心中的疑惑、期待跟醫師問清楚講明白,讓醫病溝通順暢,避免誤解,才能讓治療更順利。 -
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71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
接種HPV疫苗竟全身痠痛 受害者申請救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38羅一鈞指出,本案是依據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所鑑定及審議結果作為原處分。該小組成員具備感染、免疫、神經及病理醫學專家、法學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在審閱每件申請案時,由小組成員依據病歷、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結果及醫學實證等資料,衡量相關因果關係所做出的醫療專業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