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處方
-
乾癬癢到受不了!秋冬季節易失控 中醫師盤點地雷別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35時序進入秋冬,不少乾癬患者發現患部更加搔癢,病灶範圍也有擴大情形。正和中醫診所黃慶雲醫師指出,秋冬換季確實容易使乾癬復發或惡化,這可能與夏季不當的作息和飲食習慣,或是長期壓力累積有關,而在季節轉換時容易爆發。 -
亞東醫院整合AI檢測骨質疏鬆! 提供骨鬆患者全面照顧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61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骨質疏鬆」已成為影響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議題。亞東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吳凱文醫師表示,個人化療程在骨質疏鬆的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亞東醫院結合最先進的AI科技與DXA(雙能X光吸收儀)進行骨密度檢測,透過多科專業團隊協同合作,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護。 -
衛福部推動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 電子病歷轉型刻不容緩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66803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然而目前全台各家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由於各自開發,導致資料格式不一致,這對統一醫院資訊系統帶來空前的挑戰。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推動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在這個數位醫療轉型的過程,扮演極為關鍵的重要角色。 -
思覺失調症患者康復後不想動? 運動治療介入重拾熱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467常見的慢性精神病包含思覺失調症、情緒障礙症(如憂鬱或躁鬱)等,會使這些族群的大腦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即使病情有所改善,仍然會面臨殘餘的認知症狀而影響生活,也導致功能退化比一般人快許多。根據美國2006年腦影像學的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病人在發病10年後,腦體積會比一般人少,代表腦部的某些功能區塊逐漸喪失原有的功能。因此在症狀殘餘期,仍會受到負性症狀影響,導致思考內容變得比較貧乏、興趣與動機都減少,常被照顧者們誤解為懶散。 -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滿周年 基層就醫率增、減少藥品浪費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9203健保署為落實分級醫療、引導民眾正確就醫,自112年7月1日調整健保就醫部分負擔。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收取上限,由200元調整為300元,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前開一般藥品處方箋計收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則維持免收;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各調升為750元及400元。 -
百憂解將退出台灣市場! 禮來藥廠證實今年底全球停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96抗憂鬱老藥「百憂解」將於今年11月退出台灣市場,許多患者以為屆時可自費購藥,不過,百憂解供應商藥廠禮來公司本月22日宣布,公司決定於2024年底全球停止生產「百憂解」,並遵循相關規定向主管機關報備,以期將影響降至最低。 -
人類壽命縮短1.8年! 忽略抗藥性問題將引發全球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34一項研究顯示,如抗藥性危機持續惡化,2050台灣一年超過3.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占總死亡人數的1/5。每年11月為「世界抗生素認知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盼透過展覽,提升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提醒民眾抗藥性的嚴重性。 -
健保推7大數位轉型! 打造混合雲架構、強化資安韌性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213健保上路即將30週年,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參加「臺灣醫院資訊主管會議」時,提出「新添健康存摺SDK資料內容、建置家醫大平臺、已試辦電子處方箋、虛擬健+保卡不再強求院內應用並聚焦居家醫療場景、建置健保署混合雲架構,以及基層診所HIS雲端化和FHIR癌藥事前審查示範」等7大轉型政策,希望在網路科技輔助下,增進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