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流量
-
血液循環差腳麻不好走? 不妨試著來杯含黃烷醇可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98現在有一個好消息,美國1項新的研究表示,每天喝3杯含有黃烷醇的可可,可以幫助PDA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環變好,研究刊登在《循環研究雜誌》 (Circulation Research)。 -
台灣洗腎發生率全球之冠 關鍵在三高慢性病控制不佳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895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的殺手,張哲銘解釋,有些民眾擔心吃藥傷腎,因此並未依照醫師指示用藥,想到才吃或自行停藥,長久下來都會導致腎臟功能變差,進而增加洗腎風險。 -
總覺食物不夠鹹? 當心高鹽飲食可能誘發失智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854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精神科學研究助理教授Giuseppe Faraco博士表示,研究中發現,鹽分攝取過多與腦血管功能不佳有關,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 -
糖友勃起障礙床上不爭氣 中醫改善以腎為首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521中醫師黃慶雲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易釀成血管壁鈣化及血管內壁變性,最終造成血管狹窄,影響血流量。當供應陰莖的血液流量顯著減少,陰莖就無法良好勃起。一般糖尿病患者年輕時若病情控制良好,基本上對性能力影響不明顯。不過到4、50歲之後,漸漸就會出現勃起障礙,陽痿的情形就越來越普遍。 -
腦中風8大高危險群 定期頸動脈超音波可提早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41林信光表示,腦中風排國人死因第3位,其中缺血性阻塞占7成以上,起因是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局部腦細胞受損,嚴重時除危及生命,也有可能造成語言或肢體等功能喪失,影響個人與家庭。男性超過50歲、女性停經後,以及有腦中風、動脈硬化或狹窄病史,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民眾都是高危險群。 -
盛夏除了防中暑 心血管更要細心呵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71由於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還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13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經期血塊如燒仙草 原來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36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唐季祿說明,白血病俗稱血癌,並非常見癌症,每年約2,000名新病人,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最常見的血癌,每年約新增800案例。過去血癌好發年齡較其他癌症輕,但2000年後發生於60歲以上的病人比例增加,已占一半,但45歲以下患者仍占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