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增生
-
上腹悶脹不適 就醫發現世界罕見芒果大的腎上腺血管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60「腎上腺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腎上腺良性腫瘤,全世界目前只有約60例的病例報告。游智欽醫師指出,這類腫瘤是血管增生所致,發生原因不明,但因為是良性腫瘤,所以不會有轉移問題。而蔡女士的腫瘤有10公分大,血管豐富,因此如果不慎跌倒、撞到肚子造成血管瘤破裂,就可能導致嚴重內出血,危及生命。 -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2980法藍瓷生技將以領先歐美的創新研發,運用法藍瓷的時尚美學,整合品牌、品質、品味,讓台灣品牌持續揚名國際、造福人群。 -
夏天久待冷氣房肩頸痠痛? 醫師揪「5個冷氣病肇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0坊間有很多「排毒」專家會說,整天吹冷氣不出汗,毒素無法藉由汗水排出,所以才會生 「冷氣病」。其實汗液中絕大部分是水分,以及微量鈉離子等電解質,無法排毒並不是汗水沒流出來,而是體溫沒有熱到出汗,體熱就很難達到一定的溫度,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而且很容易疲累。 -
打疫苗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反應 中西醫雙管齊下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62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BNT與莫德納均無發生類似案例,AZ在國外有極少數案例,嬌生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則略高,但目前在台灣只有進口AZ與莫德納疫苗,也不曾發生過注射疫苗後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案例。 -
本土增4例都在雙北 疫苗證明使用待議先提高接種覆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2今(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4名新冠本土個案,台北市與新北市各有2例,當中2人感染源不明持續調查;另外,「電子疫苗證明」正在研擬,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式名稱正在研議,擔心民眾將誤會成「通行證」。 -
緬甸包機9人集檢所確診 14例境外移入有4人打過疫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70今(17)日境外移入個案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共有14例患者入境後確診,全數都無症狀,當中有9人是緬甸專機來台民中;同時,有4人曾經完整接種疫苗,分別為2人牛津AZ與2人輝瑞BNT。 -
聯亞EUA未通過原因曝光 「中和抗體效價」未達這數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69國產聯亞疫苗未通過緊急授權(EUA),關鍵在不符合牛津AZ疫苗中和抗體效價0.67倍,今(17)日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數據,牛津AZ疫苗中和抗體效價是187.9,換句話說,國產疫苗必須在125.89以上,聯亞疫苗因未達標不合格。 -
居家防疫運動量大縮水 骨骼與肌肉流失恐造成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96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減緩,居家防疫政策見效,日前也從3級警戒降低至2級警戒,大多數人也開始慢慢恢復正常生活。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民眾,居家防疫可減少肺炎感染機率,但有1項健康重點可別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