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人
-
CPR急救兒童與成人大不同 掌握4點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00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事故,造成3死12傷,其中3名死者為10餘歲國中女學生,被送至急診時已無生命跡象,其餘大部分傷者為學童。事發時,許多熱心民眾為傷者急救,進行CPR,場面令人動容,不過,為兒童和成年人執行CPR,方式有些差別,急救前仍應瞭解其中不同之處。 -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醫藥衛生 / NOW人物7353台灣全民健康保險邁入第30年,健保改革成為當前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儘管健保在提升民眾就醫方便性與醫療水準方面受到高度肯定,滿意度很高,但醫療體系內的醫事人員,包括醫生、藥師、護理人員等卻普遍感到不滿。這背後反映出健保制度存在的深層問題,尤其是在給付制度和藥價政策方面。 -
黃金凍卵期!提高未來受孕成功率 女性把握30至35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976現代社會晚婚、晚育已是常態,根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面對生育年齡不斷推遲與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女性在實現自我或投入事業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果我還沒準備好,卻又不想放棄當媽媽的機會,該怎麼辦?」。此時,「凍卵」便成為選項之一。 -
智慧長照3.0!住宿機構發展智慧照顧 長者享尊嚴晚年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869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指出,長照3.0相較2.0來說,具4大升級重點,分別為:(1)服務對象擴大、(2)醫療與長照銜接、(3)科技導入、(4)強化長照復能服務。住宿機構的智慧照顧發展,即為未來配合推動長照3.0照顧升級的重要關鍵之一。 -
告別關節疼痛!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 助銀髮族舞動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13人工關節置換後可用多久呢?梁峻銘院長提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依材質與加工技術而異,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一般可用10至15年,自費選項則能延長至30年以上,目前人工關節可使膝蓋彎曲達130至140度,足以應付日常活動,如使用蹲式廁所,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人工關節的耐用性足以滿足大多數病患的需求。 -
病主法滿6週年!兒童劇開啟對話 盼生命教育從小扎根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36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於活動致詞時表示,台灣是先進民主的國家,在醫療人權方面持續進步。從民國76年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民國89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民國105年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都顯示台灣在醫療人權上的努力。 -
擺脫行人地獄不易!新政策越幫越忙 消基會揭執行盲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830台灣的行人安全問題是個多方面的挑戰,涉及交通設施的規劃設計、交通法規的訂定與執行、用路人的風險認知等多個層面。消基會強調,政府應更加關注用路人的交通行為的宣導教育,提升用路人的風險認知,並加強道路設施的安全設計,確保行人和車輛能夠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共存。 -
植入式醫療器材是什麼? 食藥署說明來歷及品管3要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94醫療器材的種類繁多,無論是一般的口罩、人工皮,或是植入體內的人工心臟、人工水晶體,都屬於醫療器材的範疇。根據食藥署表示,「植入式醫療器材」是一種透過手術方式植入人體,並且放置於人體自然腔道內、或直接替代上表皮或演表面,可持續置於人體30日以上,並得藉由外科或其他醫療方式取出之器材,都可稱為植入式醫療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