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人
-
牙齒鬆動植牙重建未治療1口腔問題 竟導致植體周圍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6261名57歲黃女士4年前因多顆牙齒鬆動、刷牙易出血、吃東西沒有力量而求診牙醫診所,牙醫師診斷為嚴重牙周病後並協助轉診到大醫院進行治療。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曹瑞彬坦言,台灣成年人可能有高達8成以上罹患牙周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民眾忽略,提醒大家應每半年進行牙齒檢查與洗牙,以利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
老人重聽從「高音頻區」開始退化 及時治療防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8聽力往往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退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資深耳鼻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重聽通常會從聽神經開始退化,先從高音區開始無法辨識,逐漸連中音及低音頻區也開始退化,才知道有重聽的病症,因為人說話都以低、中音的聲音來溝通。因為一直聽不清楚,可能會讓正常社交活動減少,進而降低認知功能,少了外在聲音刺激,大腦其他部位的活躍度也可能因此下降,因此容易引發失智症。 -
長期睡眠障礙拖垮健康! 找回身心平靜助眠科技來幫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545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透露,步入中年後,奉行人生過得充實、活得精彩之際,也體認到「身體不能沒有健康」的重要性。直到接觸PP舒曼波科技減壓被,讓她找回身心平靜,引導回歸正常的秩序和節奏,每天早上起床時一睜開眼睛就會想微笑,有種睡飽、睡好的滿足感。 -
女人「好孕」不只凍卵! 掌握生殖科技完備檢測不可少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279李宗賢主任舉例,曾有1名40歲女性在不孕症治療期間先進行人工受孕,第2次療程後雖然成功受孕,但之後又流產,檢查流產的胚胎染色體後,發現該胚胎有唐氏症的基因,於是改做試管嬰兒流程,搭配PGT-A檢測,取卵2次僅有1顆卵子,最終成功受孕且順利生下健康的寶寶。從此案例也可得知,若當初直接選擇做PGT-A檢測,則可免去前面流產的辛苦過程。 -
北榮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 外科訓練結合人工智慧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034隨著新冠疫情蔓延,遠距醫療成為趨勢,隨著AI人工智慧、物聯網、5G網路、VR/AR等創新科技問世,醫療領域面臨急遽的科技轉型,加上因疫情關係,年輕住院醫師跟刀學習機會降低,為了提升服務品質,給予病人最佳治療決策,台北榮總特別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將智慧醫療運用在手術規劃、評估與治療,翻轉外科手術新思維。
-
伊莉莎白二世為何受人景仰?身邊人談她 私下竟有這面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780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本月8日在蘇格蘭的巴摩拉城堡行宮逝世,享耆壽96歲,消息一出震驚全球。究竟伊莉莎白二世這生中是如何成為全英國人心中的模範,透過《伊莉莎白女王:一位現代君主的傳記》一書將帶您更認識她。 -
看過《非常律師》認識自閉症 星星少年蔡傑訴說成長路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746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女主角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律師,讓大家關注到自閉症患者,面臨的生活成長困境以及自閉兒爸媽的心路歷程。「星星少年」蔡傑在2歲半被診斷罹患自閉症。他的父親蔡昭偉辭去工作,親自陪他去早療中心。且自行蒐集無數自閉症的專業資料,並將這些知識用在實際的教育上。 -
一腳天堂一腳地獄! 首位女性婦產科無國界醫師的故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343在台北婦產科診所執業多年的醫師王伊蕾,在50歲時選擇成為婦產科的首位「無國界醫師」,前往阿富汗等中東國家服務。在書中她提到:自己在大學時就知道「無國界醫師」,但一直錯過。直到50歲時,看到無國界醫師徵求女性婦產科醫師之消息,於是向診所醫師與媽媽這兩個職位請假,申請加入並執行人道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