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車安全
-
白內障危險因子有哪些?年齡不是唯一 開車族尤其注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23姚硯博醫師強調,當視力出現以下變化時,建議盡早接受眼科檢查,如:視力模糊、對比度下降、夜間視力減退、顏色感覺變淡、眼前出現黑點或重影、近視度數頻繁變動卻無法改善視力,以及眩光或光暈干擾等,若這些症狀已經影響工作、開車或日常生活品質,就不應再拖延,務必積極接受治療,至於是否需要手術,年齡並非關鍵,而是白內障影響視力的嚴重程度。若白內障已造成日常不便,延遲治療只會讓視力惡化、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引發青光眼等併發症。 -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794113年高齡駕駛肇事件數創下近5年新高,近6萬件,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發布最新調查結果,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脆弱用路人」死亡率之高,位居各年齡層之冠,為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駕駛年齡愈高,行人死亡創傷風險也愈高。 -
高齡駕駛意外頻傳!銀髮族上路安全嗎? 網議5大焦點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008近日新北三峽、台北中正區接連發生78歲高齡駕駛路上暴衝釀成嚴重傷亡的重大車禍,不僅震驚大眾,也引發各界對銀髮族行車安全的強烈擔憂。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高齡駕駛的安全隱憂逐漸浮現,成為社會不得不關注的議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高齡駕駛」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對此議題的5大焦點關注面向。 -
提籃推廣計畫上路!讓大眾免費租借 保障嬰兒乘車安全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89為了提升大眾對於嬰兒行車安全意識,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與媽咪學苑合作推出「First Day Home」嬰兒提籃推廣計畫,媽咪學苑院長徐乃麟表示,將提供為期1年的免費嬰兒提籃租借服務,加速嬰兒提籃推廣計畫理念之推展及落地。 -
飛蚊症出現年輕化趨勢 眼科醫師曝收治年齡最小僅11歲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47生活在數位化的年代,長時間被3C產品包圍已是日常,然而,隨著現代人用眼習慣的改變,使得許多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以飛蚊症為例,目前收治過最小的個案年齡僅11歲。許多人可能或多或少有飛蚊症,如果症狀不嚴重,多休息眼睛避免惡化即可;但若這些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及生活品質,甚至因為視線受阻而影響交通及行車安全,則可以考慮雷射治療加以改善。 -
過年行車安全要注意!家長帶寶寶出門 遵守汽座3要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60根據研究指出,行車時兒童正確使用安全座椅,可以降低73%兒童頸部衝擊力,且相較於兒童僅使用安全帶,可降低7成以上受傷的風險。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謹記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使用的3大要訣(正確選擇、安裝與使用),每個家庭都能平安快樂地度過這個佳節。 -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還有這些 選擇人工水晶體大有學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3187白內障是正常老化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過,士林大學眼科診所院長黃宇軒進一步指出,除了自然老化外,其他如糖尿病、高度近視、外傷等因素,使得眼睛內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導致光線無法穿透,視線就會產生模糊、色彩不鮮明的情況,此時白內障已悄悄找上門。 -
白內障高危險族群注意! 眼科醫師教你挑對人工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2578年齡是白內障最重要的成因,但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患有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患者,罹患白內障的年齡也會提前;另外,抽菸、紫外線暴露或眼睛慢性發炎、眼睛曾受傷過等,都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