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表面抗原
-
肝腫瘤4個月體積就長1倍 醫:定期超音波趁「小」手術
癌症新知 / 肝癌4115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指出,預防肝癌的不二法門,就是在腫瘤尚未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予以切除,而腹部超音波檢查就是篩檢肝癌的重要利器。 -
三軍總醫院研發CAR-T細胞治療 造福淋巴癌及血癌患者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05三總前院長暨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表示,2017年美國FDA批准CAR-T細胞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瘤,但生產時間長、技術門檻高,且費用昂貴,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癌友來說,是一大負擔,「國內有必要自主開發CAR-T細胞治療」。 -
類風溼性關節炎注意 免疫制劑恐讓康復型B肝再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7北榮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結果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部分患者發生嚴重肝炎。 -
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6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察覺,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以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至9個月內最易復發,停藥1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 -
當淋巴癌遇上B型肝炎帶原者 可能引發肝衰竭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85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含rituximab藥物),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檢查表面抗原陽性),則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來避免因為B型肝炎病毒(HBV)活化而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併發症。 -
降低B肝母子垂直傳染 7月起擴大補助接種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60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我國自75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計畫,成果顯著,6歲以下兒童帶原率由原本的10.5%降至0.8%以下。另外,孕婦之表面抗原、e抗原陽性率,也逐年下降,分別由原17.5%與7%,下降至2018年的5%與1%以下。 -
肝基會免費癌篩 兩千人腹部超音波肝癌大檢驗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342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表示,肝基會於85至104年期間舉辦篩檢活動,共篩檢約76,037人。統計發現B肝帶原者10,306人,帶原率約13.55%。C肝帶原者1,300人,帶原率約1.71%。結果與台灣成人B型肝炎帶原率約15至20%、C肝抗體陽性率約2至5%相近。 -
杜絕B肝病毒母嬰傳染 從孕前做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974台大醫院肝炎團隊針對300對高危險群的母子進行長期追蹤發現,e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小朋友,即使出生24小時內接受免疫球蛋白,且按時施打3劑B型肝炎疫苗後,仍有約10%機率會成為帶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