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親子關係
-
父母該教給青少年的避孕知識 別讓子女成為小爸媽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5246而性教育一事,也是如此!與孩子談性教育,一直是許多父母難以啟齒的話題,要怎麼教導才不失正向的教育意義,而又不流於猥褻?是點到為止,還是詳加說明?當然,也有父母想藉由「少了解、晚知道」來預防孩子提早開機。 -
強行切斷孩子網路恐致反效果 情緒失控讓戒網更困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40專家建議父母,可透過增強或酬賞來強化學習的「普雷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要求孩子先完成功課,再陪孩子使用3C或其他遊戲。此外,專家也提醒,父母應避免自己過度使用3C,以身作則才能達到較佳的規範效果。 -
嬰幼兒按摩可增進親子感情 對孩子人格發展也有幫助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78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日前舉辦媽媽教室「嬰兒按摩」邀請擁有美國國際嬰幼兒按摩訓練中心專業講師證的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施淑娟發表專題演講,施淑娟說明,撫觸也是按摩的1種方式,藉由肢體的接觸,就能傳達愛意。替寶寶按摩前,家長們需放鬆心情,準備舒適的空間,挑選適合嬰幼兒使用的按摩油,倒一點在雙手指腹上,使用輕壓的方式搭配兒歌或是父母語言的鼓勵,可以讓寶寶更放鬆。 -
寶寶哭鬧不停好煩惱 哭了該立刻安撫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45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溝通,「哭」成了最自然的表達方法。然而,許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得歇斯底里,不免懷疑寶寶生病、身體出問題。但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醫師羅玉芳指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五花八門,卻只有5至10%的寶寶是真正因生理疾病而哭泣,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 -
丟掉4大親子共讀迷思 用愛說故事:從0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大環境中形形色色電子娛樂如電腦、電玩、手機等,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因此,鼓勵父母應盡早進行親子共讀,不僅對孩子健康有所幫助,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
「親子共讀」尊重孩子觀點 有助延伸閱讀思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37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秘書長李苑芳建議,家長為孩子唸故事前,不妨到圖書館借閱經典的圖畫書,先讀熟繪本的內容。這麼一來,會更清楚知道哪些情節,該配合使用哪些語調,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在故事中。父母可以使用生動的聲音、表情增添樂趣,故事劇情出現轉折時,也能將聲音速度放慢、或者壓低音量,以製造懸疑的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 -
暑假別宅在家裡玩3C 多陪孩子走出戶外活動可防近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72如何預防幼兒近視?林宜靜建議,暑假期間家長可以多安排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此外,孩子長時間從事近距離用眼的學習課程或在家看手機、玩電腦(含平板)遊戲,應每用眼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 -
侯佩岑道婚姻冒險卻值得 有孩子每天都幸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528孩子是顆「種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及天賦,各自會長成不同的種類、不同樣貌的「植物」,身為家長要用「有機」方式,耐心陪伴孩子長大:就像有機農場需要靜靜等待3年成熟期,孩子也需要時間等候成長,必須觀察最適合孩子的「培育方式」,在最適當的時機給予「天然養分」幫助他們,不要用「化學農藥」、「基因改造」過度干預成長,這也是侯佩岑在育兒過程中歸納出的「有機教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