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試管嬰兒補助
-
想生龍寶寶?掌握好孕「4」關鍵 不孕症療法多元友善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948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新生兒僅13.89萬人,與2021年相比,出生人口減少了1.49萬人創歷史新低,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的主因在於「晚婚晚孕」的趨勢。衛福部於2021年7月起加碼補助,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擴大至所有不孕夫妻。 -
台灣人不孕原因揭曉!國健署呼籲:把握理想生育年齡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402據10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本國籍受術夫妻的不孕原因,以多種因素所占的比例為最高(32.3%),卵巢因素占第2位(31.6%),其次為男性因素(如性腺刺激素缺乏、睪丸功能衰退、輸送精子管道阻塞及性功能障礙等),占9.5%。 -
試管嬰兒補助造福超過5千個家庭! 促6545名嬰兒誕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507為了挽救台灣少子化危機,行政院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以減輕不孕夫妻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截至今年12月14日止,有5萬6245件申請補助資格通過,其中3萬9196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累計補助金額達28億981萬餘元。而受補助的夫妻中共有5,838對,已順利產下6,545名嬰兒,滿足不孕夫妻的生育期待。 -
擴大不孕症補助!蘇揆金句「3個有裁判」 預算無上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389為了增加不孕夫妻生育願望並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行政院拍板從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 -
40歲以上為生育主力 專家建議:補助試管嬰兒增至6次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785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發現,有52%申請補助者都是40歲以上女性,需要取卵2次以上才能受孕。醫師建議讓這些台灣生產主力的夫妻,對於擴大補助應比照40歲以下,給予6次補助機會。 -
2大婦科疾病成不孕常見因子 生殖科技不斷突破求生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136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已滿37年,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1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不孕門診求診,經檢查發現自己和媽媽一樣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曾啟瑞醫師透過藥物調整代謝,加上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幫助張小姐回復正常排卵後,1次試管療程後就順利懷孕! -
擴大試管嬰兒補助近5億 助不孕夫妻擺脫無「產」階級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0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計畫上路迄今,民眾線上申請共有2萬3千多筆,其中逾2.2萬筆已通過審核。經過醫療機構執行人工生殖相關療程,包括取卵、胚胎植入等,執行完畢已超越8千筆,撥款累計近5億元。 -
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出現「死亡交叉」,新生兒人數居然少於死亡人數,受到疫情影響,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今年新生兒人數將再創歷史之紀錄,恐不到1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