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語言辨識
-
王以路變溫柔拜助聽器所賜? 老公重拾聽力免再大小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50日前王以路帶著老公白少偉奔走,試了半年終於和老公共同選定新一代AI助聽器。戴上助聽器後的白少偉說,「和老婆上節目時,她不用再大聲吼叫我也能清楚聽得到,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我們感情升溫了」。王以路對於老公的改變也鬆一口氣,「前一陣子,節目現場可能會有人以為是我恰北北的大老婆,對老公講話大小聲。其實,是因為發現他聽力損失,我才會特別提高音量講給他聽,不然怕誤了錄影的溝通。現在他佩戴合適的助聽器,終於能讓我講話溫柔不費力,也不用再讓人誤會我脾氣差了」 -
世界聽力日!科林守護聽力防失智 捐贈六都百萬助聽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172024年世界聽力日前夕,台灣聽力語言學會與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聽力專業醫療團隊,跨領域結合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六都社會局,攜手推動「聽力巡航 守護失智」活動。除了共同倡議聽力照護的重要性,透過全台服務據點最多的科林助聽器的公益捐贈,提供弱勢聽損族群免費的助聽器選配。 -
重聽不改善恐失去語言能力 但挑錯助聽器比不戴還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90黃韻誠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位就有1到4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至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至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至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至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 -
聽力退化成高齡社會隱憂 專家:助聽器是必要安全輔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16奇美醫學中心1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與年齡呈正相關。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也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 -
低頭族3C商品不離身 長期配戴耳機有損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71根據物理學原理,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聲波,再經由介質空氣振動波能,藉著外耳、耳膜、中耳、聽小骨傳到內耳聽覺器(柯提氏器官),由它將振動波能轉成電位波,經過聽神經傳到腦部聽覺中樞,人於是聽到聲音。雖然聲音是一種看不見的能量,但若長期處於噪音的環境或是面臨巨大的聲響,其衝擊力道不亞於對頭部的重擊,對聽力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聽力受損 小心MP3音量及預防老化現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