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護面罩
-
煞車意外發現乳癌!術後追蹤4年轉移眼窩 1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乳癌650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表示,依據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的表現,過去乳癌類型大致分為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與三陰性乳癌,且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然而,近年臨床發現,有一群癌友依照治療準則,給予抗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單一種類化療的效果不佳,復發率較高。進一步瞭解才發現HER2表現不能只區分「陽性」與「陰性」,介於中間的「弱陽性」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 -
板模師傅遭釘子噴傷眼視力剩0.1 眼球外傷嚴重恐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18阿沛(化名)是名年約30多歲的板模師傅,去年9月他在工作時不慎被釘子噴傷右眼,當下眼睛疼痛、有異物感並伴隨視力模糊,到附近眼科診所治療,診斷為角膜裂傷及眼球內異物,緊急轉診大醫院進行治療。 -
確診孕婦生下健康男嬰! 恩主公醫院增設產婦專責病房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92恩主公醫院醫護團隊現已設置產婦專責病房,配有胎心音監測器、血壓計、分娩台與新生兒處理台等等產房需有的完整設備,希望能在疫情嚴峻之際,讓每一位孕產婦能安心地分娩,讓寶寶能安全地出生。 -
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洗手 這些皮膚問題成疫情另類煩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8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民眾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
為什麼久戴口罩、護目鏡會頭痛? 醫點出「關鍵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6部立南投醫院疼痛科隋善中醫師指出,在戴帽子、安全帽,甚至現在防疫戴護目鏡、護面罩,因為持續施於顱周軟組織的壓迫或牽引所導致的頭痛,為眶上神經痛,又稱為游泳後頭痛症候群。這種頭痛就跟夏天游泳時戴蛙鏡後頭痛的狀況類似,由於夏天是游泳的季節,不少人在游泳時戴了不適合臉型的泳鏡,也經常造成了游泳後的頭痛症狀,而現在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也反應在配戴護目鏡及護面罩後出現頭痛的狀況。 -
新冠肺炎感染年輕化 嬰幼兒疹子與發燒2症狀需要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846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1月開始全球傳播,持續延燒到今年,今年5月,疫情如死灰復燃般,席捲全台。雖然目前染疫個案仍以中老年病人為主,但此波疫情擴及嬰幼兒及學生族群,國際間也已發現變異病毒株的感染開始轉向年輕化。 -
全台首例新冠確診孕婦 全程插管剖腹產下寶寶母女均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79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鄭敬楓指出,5月中旬收治1名懷孕32周的確診孕婦,因為肺炎嚴重、呼吸狀況不佳,再加上懷孕壓迫內臟器官,懷孕時間,使用抗病毒藥物多有限制,增加生產及治療困難。 -
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 醫師看診這樣做保護醫病安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07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說,這是不得已的措施,因為新冠肺炎傳染途徑以飛沫和接觸為主,如有病患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對醫護人員都是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