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變種病毒
-
防疫旅館驚傳群聚疑雲 疫調確認2人是分開個別事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6第719例浙江台商雖然持有陰性證明回國,卻在檢疫12天出現症狀採檢確診,當時病毒量高,研判發病不久,指揮中心推測應是在境外感染,入境時正在潛伏期,入住防疫旅館不同樓層正好住1名德國入境民眾,也在檢疫時期確診(第693例),陳時中表示2人感染病毒基因定序相同,讓外界一片譁然。 -
英變異病毒再找到1株 新增3名境外移入累計822例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31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821例是本國籍50多歲男性,長期在美國工作,今(2021)年1月5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因入境時主動告知1月4日起有咳嗽症狀,機場接受採檢今日確診,已掌握個案同班機前後2排座位旅客共1人列居家隔離。 -
女星39歲罹乳癌標靶藥物控制 醫:有家族史應提早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3579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由報導與相關資料判斷,39歲確診乳癌相對其他患者比較早,比較可能原因在於遺傳或基因變異,例如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發現BRCA基因異常,就有50%以上機會發生乳癌,因此具有2等親內乳癌家族史女性,年輕時就可以先藉由乳房超音波發現早期病兆。 -
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09楊瑞能指出,台灣衛生環境良好,幾乎很少收治寄生蟲腸胃個案,只有少數人可能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或是烹煮不完全,以致幼蟲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 -
健保排除社區藥局中藥調劑支付 引發藥師界強烈反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1健保署於109年12月28日至110年1月4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四部中醫之藥費及藥品調劑費章節,於通則增列「限中醫醫院、中醫診所及西醫醫院附設中醫部門申報」,至於藥局醫師則被排除在外。 -
健保資料再運用vs.個資隱私保護 健保署邀專家擬配套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19關於健保資料庫大數據,我國於自105年起開放外界申請使用,但僅限於政府機關(公務需求)、學研及專業機構(研究需求),提供已經去識別化之結構化申報資料,且需進場實地操作。 -
輕薄發熱衣方便又抗寒 這4類人穿了恐招致搔癢起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發熱衣,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
誤會大了!羅漢果非中藥 中醫師指出3大咳嗽原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576楊賢鴻表示,雖然華人使用羅漢果的經驗久遠,但羅漢果只是民間草藥,不算是中藥,如同冰糖燉雪梨、川貝琵琶膏等民俗用藥,頂多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治標。近期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門診裡咳嗽、聲音沙啞的患者明顯增加,而感冒、過敏及胃食道逆流為引發咳嗽的3大原因,若要確實止咳,必須用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