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豆類
-
碳水飲食「吃對」比少吃更重要! 專家提醒進食4關鍵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840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坊間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觀念,讓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是預防慢性疾病及體重控制的最佳方式。董氏基金會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指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增加蛋白質與脂肪比例的飲食方式,短期內可能對血糖控制或體重管理有幫助,但若長期執行不當,容易造成蔬果攝取不足、膳食纖維缺乏,及影響大腦能量供應。要維持健康的重點不在於「少吃碳水化合物」,而是「吃對碳水化合物」才是長久之道。 -
帶這基因失智風險恐增15倍 守護大腦健康5件事要做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7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到2050年將增加到將近1億4千萬人。台灣同樣面臨挑戰,根據2024年衛福部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0人就有8人可能已經罹患失智症,顯示失智問題刻不容緩。 -
高品質碳水化合物加上足夠膳食纖維 能幫助你健康老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043營養專家和營養師一再強調高纖飲食對健康的好處,但許多人纖維攝取不足。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豆類、水果和蔬菜,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改善腸道健康。而近日《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膳食纖維以及高品質碳水化合物與健康老化息息相關。 -
兒童也會有高血壓?多數無症狀 家長應注意血壓警示值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41當我們聽到「高血壓」,大多數人會直覺地聯想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高血壓早已不是大人的專利,它也可能悄悄地出現在孩子身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的統計,兒童與青少年的高血壓盛行率約為3%至4%,在肥胖兒童當中甚至高達25%。更讓人擔心的是,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孩子並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錯失了早期介入與治療的黃金時機。 -
端午粽子別貪吃!當心升糖指數高 恐引發急性血糖過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34端午佳節將屆,家家戶戶準備歡欣過節,而粽子為滿足味蕾的應景美食,總是讓人忍不住1顆接著1顆。然而,由於粽子主要是由高黏性澱粉-糯米所製成,食材升糖指數高,若過量攝取,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包括影響血糖代謝、腸胃道不適以及過度熱量攝取,食用時需掌握正確觀念,才能預防疾病產生。 -
癌細胞最怕吃錯糖! 這種「糖」讓膀胱癌細胞自爆焦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558怕胖、擔心血糖升高,近幾年來,坊間掀起少糖、無糖等飲食風潮,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透過臉書提醒,「不是所有糖都壞,有些糖懂得殺死癌細胞」,存在於天然水果的「天然甘露糖」可讓膀胱癌細胞自爆,而多吃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和豆類等可預防泌尿道感染。 -
長壽飲食法! 「藍區」百歲人瑞教你長命百歲飲食原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420所謂的「藍區」(Blue Zones)是指百歲人瑞比例最高的地區,其居民因其獨特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普遍享有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生活品質。他們長壽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像他們一樣活得久又健康呢?醫師建議,從每1餐開始選擇對的食物,透過科學化的檢測來掌握個人腸道健康狀況,就能開啟長壽生活的大門。 -
別再對油脂誤解!聰明補對健康油脂 讓你吃出聰明活力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290許多人對脂肪避之唯恐不及,認為其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然而,脂肪實為必需營養素,是能量的重要來源。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其中飽和脂肪過量攝取可能損害心血管健康。Omega-3、Omega-6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對身體有益,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透過飲食攝取。本次將關注「好油脂食物」,探索富含健康脂肪、有助維持身體機能的食材。《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好油脂食物」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好油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