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走失
-
失智症非單純老化問題 及早介入治療防止惡化導致失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91「醫生,請你幫我太太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失智症。」老先生拉著老太太進到診間,一邊嚷嚷,「我最近一直覺得她怪怪的,經常亂講話。」聽完描述、問診完畢後,醫師幫老太太安排檢查,同時也請老先生一起測驗。關渡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柏山醫師表示,「測出來的結果,其實是老先生失智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退化,可能聽不懂別人的話,但是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覺得自己很正常,反而覺得是別人在胡言亂語,所以會出現類似狀況。 -
到底是記憶變差還是得了失智症? 專家教你簡單判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67「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 -
別再一直問失智者「我是誰」? 專家告誡6大NG行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55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缺損以致走失風險高,特別是在過年期間家人團聚、活動多且熱鬧的時候,風險更高,因此,建議每天幫長輩拍照,有助快速協尋;其次,現在就幫有走失之虞的長輩申請愛的手鍊及愛心布標,並更新身分證的照片,以利快速找回走失的長輩。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236依據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至2019年底,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口,其中65 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約28萬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的影響,已經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然而,失智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民眾又該如何區分正常老化與失智呢? -
失智者短時間難適應防疫規定 望政府能擬定配套措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57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失智者因記憶力、理解力等出現認知障礙,而無法配合防疫措施,導致被處罰的風險極高,造成家屬莫大壓力,希望政府能擬定相關配套措施。 -
登山時如何分辨高山症? 專家提醒注意身體這些狀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9如果本身患有慢性疾病、氣喘、懷孕或心臟疾病等,更是高山症的高危險群,建議於行前4至6周,由醫師依其健康狀況,做專業風險評估或身體檢查,做好事前預防與開立備用藥品。 -
家有失智者注意! 年節期間是走失高峰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45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提醒,年節期間帶失智長輩外出,應安排2位以上家人陪同,相互支援以降低走失風險,人多的地方更要手牽手一起走。如果身分證照片很久沒更換,過年前一定要協助失智者更新身份證上的照片,以利走失時,警察透過人臉辨識系統確認失智者身分。 -
天冷外出保暖要做好 家有失智症患者尤應提防走失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11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有時也會失去判斷溫度冷熱的能力。因此,隨著冷氣團來到,照顧的家人需要特別注意,準備好保暖衣物,不要讓失智者暴露於寒冷中,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