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輻射量
-
杜絕傳統手術高輻射 磁場電阻成心律不整救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05林廷澤指出,許多醫療檢查是透過輻射線穿透身體,成像於檢查儀器上,達到影像呈現的效果,例如胸部X光、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心臟科也是如此,利用X光的輻射線透過心臟,讓醫師得以診斷、定位和治療,考慮施以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等。 -
心律不整治療達到零輻射 孕婦也可放心手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343D立體定位系統使用在複雜性心律不整治療已經行之有年,然而應用在單純性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的電燒卻是新的技術,藉由電阻改變在電腦上定位導管的位置,不需要輻射線暴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相同的透視效果,不但減少輻射量對病患的風險,在定位上也更精準,提升治療成功率,因此對於單純性心律不整的治療為一大福音。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9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預防乳癌8要點 遠離女性頭號無聲殺手
癌症新知 / 乳癌5648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由此可見,乳癌對女性的威脅極大。 -
老愛低頭滑手機? 長時間使用恐增腫瘤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83每天還在拿著手機猛滑嗎?小心,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手機的輻射之下,實驗老鼠的腫瘤罹患率增加不少,研究刊登在美國國家環境研究所的國家毒理學計畫中。 -
檢測早期肺癌 醫師:X光片效果不彰
癌症新知 / 肺癌4422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說,若僅照胸部X光片,腫瘤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檢查得出來;此外,從X光片判斷癌變組織容易產生盲點,如長在中央區的腫瘤易被血管、支氣管等組織擋住;長在周邊區的腫瘤則易被橫膈或肋骨擋住,所以病人若想透過X光確診,往往已是中晚期,不但預後不佳,也幾乎很快就走到生命盡頭。 -
走2分鐘腳就麻! 竟是腰椎退化滑脫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3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志儒表示,腰椎退化主要是由於脊椎長期姿勢不良、重力壓迫及慢性勞損所造成,也常因突發性的外傷而引發骨折或脫位。陳先生在年輕時常搬重物,腰椎受到壓迫,造成腳麻腰痛。 -
乳房攝影篩檢補助 國健署擬改3年1次
癌症新知 / 乳癌1951統計顯示,國健署101年共篩檢67萬多名女性,發現3166名乳癌個案。102年69.4萬女性接受乳房攝影,發現3379名罹患個案;103年則有80.2萬女性接受乳癌篩檢,其中3680人確定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