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迷思
-
月經教育不只教處理經期! 醫:應給予正確醫學性知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06隨著性別平權意識的提升,「月經平權」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台灣自2023年8月起全面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針對經濟弱勢提供每月200元生理用品補助,並補助高中職以下學校設置友善提供點。然而,婦產科張至婷醫師表示,真正的月經平權不僅是政策面的支持,更需要從根本的醫學知識教育做起。 -
別再錯怪澱粉! 營養師:醣類攝取不足恐導致代謝失衡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858看到澱粉就如臨大敵?沒營養、會發胖、血糖升高等負面的觀念根深蒂固,不僅是癌症患者會這樣想,連一般民眾也常有這樣的飲食迷思。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指出,許多癌友在治療期間或是在日常保養中,習慣過度強調蛋白質的補充,卻忽略了澱粉的角色,甚至認為澱粉只會導致肥胖或讓癌細胞擴散。然而,這樣的觀念並不全然正確。 -
喝薑茶緩解痛經?中醫:寒凝型有用 其他越喝恐越上火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364「你是不是吃太多冰的,月經才亂掉?」「多喝薑茶暖暖子宮,就不會經痛了!」這些話,你是不是也常聽見?月經不順、經痛、週期紊亂,一直以來困擾著不少女性。但只要一提到月經異常,長輩們往往歸咎於「宮寒」,於是薑湯、熱敷、不吃冰就成了標準對策。但問題真的是這麼單純嗎?中醫到底是怎麼看待月經不調的呢?今天帶你一起來逐一破解這些常見的婦科迷思,幫助每位女性找回身體的節奏。 -
營養師曝「這菜」CP值最高 冷凍蔬菜營養不輸新鮮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255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颱風豪雨對農業的衝擊也越來越嚴重。今年8月接連的丹娜絲颱風及豪雨,再加上楊柳颱風,重創台灣蔬菜產區,菜價應聲飆漲。根據台北市果菜市場最新數據,葉菜類每公斤已達100元,韭菜、芹菜來到200元,青蔥更喊出500元的天價。 -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85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第2大死因,其中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則是ASCVD重要的風險因子。 -
夏日沖澡好消暑!涼感沐浴乳是涼爽利器 還是肌膚陷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90涼感沐浴乳的清涼感受主要來自薄荷醇等成分,這些成分能刺激皮膚上的冷感受器,產生涼爽感覺。台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主任表示,這種感覺並非真正的溫度降低,而是神經系統的反應。當薄荷醇接觸皮膚時,會激活TRPM8受體,大腦因此接收到「涼爽」的信號。除了薄荷醇,許多產品還添加薄荷精油、檸檬草精油或馬鞭草等天然成分。這些植物萃取不僅提供清涼感,還具有調節油脂分泌、抗菌等功效,適合容易出汗、皮膚偏油的肌膚使用。 -
男側腹疼痛3天後爆發「皮蛇」 醫師揭3症狀須提高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46一名男子側腹反覆疼痛掛號泌尿科,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沒想到3天後,側腹皮膚陸續冒出紅疹與水泡,痛到難以入眠,由於出現皮膚症狀,患者轉至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才經何英右醫師診斷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帶狀皰疹初期往往只有疼痛或灼熱感,數日後才會長出紅疹與水泡,病灶位置多見於頭、頸、胸甚至臀部,經常被誤認為偏頭痛、腎結石等其他疾病。像這位患者就是因側腹部神經分布位置,導致痛感像泌尿系統不適,才會先跑去泌尿科。 -
沉重的真相!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 26部作品等你評選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464你認為肥胖是自己的問題?肥胖需要就醫嗎? 全台灣有約一半的成人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 ,據調查卻僅有不到2成的患者願意就醫取得專業協助。日前坎城國際創意節Future Young Lions獲邀舉辦《沉重的真相 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邀請大學生拆解問題並且拍攝影片。共獲26部符合初賽資格之作品,全數上線官方頻道。即日起至8月11日,邀請民眾擔任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