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傷害
-
保麗龍杯明年7月起禁用 自備環保杯可享有5元以上折扣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02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現在,行政院環保署將要求業者提供循環杯供民眾借用、提供自帶杯折扣增加,並逐步讓保麗龍杯等一次性使用的杯子退場。 -
籃球場上常見這幾部位出現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加速恢復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416運動傷害的治療方式如超音波、雷射或電療,或是透過物理治療師徒手復健治療,都能改善受傷部位的腫脹發炎,促進血液循環。許承嵐醫師指出,若基本治療與復健效果不佳時,就可進一步考慮使用增生療法,包括高濃度葡萄糖療法或自體血小板增生因子療法,如PRP或PLT搭配超音波導引治療,能幫助組織快速修復。 -
膝關節長骨刺上廁所都難 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6膝關節軟骨損傷屬於退化性疾病,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年紀越大、退化比率越高,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關節退化。 -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3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907超越復健診所復健科醫師繆璇解釋,「腕隧道症候群」是因為神經壓迫而導致手部麻木跟痠痛的疾病,好發於女性,針對某些過度使用手腕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譬如運動員、家庭主婦等。至於指關節炎的病例常見為大拇指的掌腕關節炎,因為常提重物、長時間拿手機以大拇指滑動,主要症狀會有僵硬無力、手指彎曲不順和疼痛感。 -
戴口罩悶熱讓鼻塞患者難呼吸 鼻整形功能矯正兼顧美觀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699西方引進分段式結構性鼻整形長達100多年歷史,韓國20多年、台灣約15年,陳建業醫師指出,坊間較少提及結構性鼻整形術後會因為癒合的結果,為求盡善盡美,約20至30%需進行小幅度修復,通常會在鼻形穩定下來、若有不滿意的細節,待術後3至6個月再進行小幅調整。 -
更年期愛愛又乾又痛 找回性福第二春婦科醫師完整解析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5619女性更年期的定義為停經1年,平均年齡層雖落在49、50歲,但約在44至45歲,女性荷爾蒙就開始衰退,出現「更年期症候群」。可能會有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情緒障礙、睡眠障礙、鈣質流失快速、基礎代謝率下降、肌肉萎縮等情形發生,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萎縮性陰道炎、尿道膀胱炎。 -
舊案?新案?中央地方不同調 新確診境外移入曾去明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0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13)日未增加新冠本土個案,但4例境外移入中,案16432在9月17日由印尼回國,隔離檢疫期間採檢都陰性,10月2日因工自費採檢陽性,北市府已要求足跡場所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