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量
-
假日運動揮棒跑壘腳後跟肌腱8成斷裂 採1療法恢復行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0林大弘醫師說明,PLT是取自病患自身血小板,經活化及凍乾技術製成乾燥凍晶粉末,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相較於傳統PRP治療,PLT僅需抽血1次即可製作10至20瓶凍晶,每瓶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於PRP約8倍,治療效果更持久,且少有過敏或排斥風險。 -
運動後肌肉痠痛分2大類! 射頻電波提供患者適切治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7411目前射頻電波已廣泛運用於慢性疼痛的治療,楊京叡物理治療師指出,運科物理治療所引進的「金星射頻電波」,利用高頻電流針對急性或慢性痠痛,有不同溫度的調整模式,例如無熱模式可降低熱效應導致急性傷害患部血管擴張可能產生的腫脹不適;此外,不同頻率、以及不同探頭的選擇,能依照身體患部深淺與面積大小進行調整,以符合患者最適切的治療需求。 -
大腸憩室症導致泌尿道感染! 7旬老翁突高燒昏厥送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3預防大腸憩室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大腸健康,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彥志表示,台灣美食雖多但仍要攝取足量蔬果,多補充水分,確保腸道能獲得充足膳食纖維,使順暢排便,定期運動、養成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和便秘,才不易形成大腸憩室炎等症狀。 -
腳踝疼痛推拿就會好? 錯誤方式恐加重病情損失行動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96全球疫情解封後,民眾紛紛走出戶外,甚至走出國門,門診也因此出現許多腳踝疼痛病患,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恐引發長久後遺症。復健科醫師說明,若平時若運動量較少,突然大量走路或運動,導致腳踝扭、拉傷發炎,建議積極治療避免慢性疼痛上身。 -
歐名哲防癌運動有助清除癌細胞! 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938現代醫學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防治癌症,雖然其可能機轉仍然不明,但顯然是21世紀癌症防治的新進展,也可能是保加利亞先知龍婆所預言的2024癌症防治的新契機。最近,刊登於國際SCI醫學雜誌1項最新研究證明,日常施行歐名哲防癌運動可作為預防癌症,甚至是治癒早期癌症的方法,顯然是癌症預防及治療的新突破。 -
林書豪罹患此症治療遭禁賽 足底筋膜炎又稱運動員殺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027足底筋膜可吸收行走、跑步和進行其他活動(如體育運動)時,施加在腳上的高壓力和張力,若有時施加太大的壓力會損傷或撕裂組織,導致足跟疼痛及足底筋膜發炎。而足底筋膜炎也被喻為「運動員的殺手」,因足底筋膜近端附著於跟骨處的局部發炎及退化,導致腳跟疼痛且有灼熱、刺痛感,尤其早上起床時腳踩在地面的前幾步是最痛苦的。 -
大腸癌年輕化!中年男子腹痛1個月 檢查發現竟已第3期
癌症新知 / 腸癌596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廖敏凱說明,大腸癌的明確原因仍待研究,一般認為除遺傳體質如家族病史之外,飲食與生活方式為可能肇因,較高風險因子包括缺乏攝取高纖食物、運動量不足、常吃油炸、燒烤或加工肉品、抽菸等,有以上習慣的族群更需注意篩檢,防微杜漸。 -
8款運動有助延年益壽! 研究發現從事這項可多活9.7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5久坐可說是萬病之源,為了避免提高罹病風險,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有了運動的習慣,而規律運動除了能強健體魄、減緩憂鬱情緒外,還可促進心血管與呼吸功能,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率。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研究結果指出,運動確實有助延長壽命,而不同的運動能增加的壽命長短也不盡相同,其中又以網球居冠,預估可讓人多活9.7年,但仍需注意,即便有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長期久坐還是會讓運動所帶來的益處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