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酒類
-
異膚青少年無法專注課業! 醫揭治療趨勢公開止癢5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94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會反覆發作,讓病友困擾不已的慢性發炎疾病,異位性皮膚炎就診第1名的問題就是搔癢,癢的時候有如上萬隻螞蟻在皮膚上爬,而且越抓會越癢,且全身都可能會發生,不少病患更因為搔抓導致破皮滲液,不僅可能導致細菌感染,更造成外觀不佳。 -
長期服用胃藥PPI竟增3成失智風險! 研究揭關鍵原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30最新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某些治療胃酸逆流的藥物,可能會提高患失智症的風險。根據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每天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治療胃酸逆流4年半或更長時間的人,會增加33%罹患失智症風險。 -
啤酒無限暢飲的下場!中年男因頭暈送醫 竟罹低血鈉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6656歲王先生長期酗酒且有肝硬化病史,他於連假期間從白天喝到晚上,天天喝超過10罐啤酒,直到步態不穩、頭暈被帶到門診就醫。醫師在檢查後發現患者嚴重低血鈉,加上血液滲透壓及尿液滲透壓都偏低,診斷是「啤酒性低血鈉症(beer potomania)」,並警告王先生務必戒酒,以免危及生命。 -
皮膚莫名覺得癢? 醫師解析:可能與缺乏這營養素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46皮膚癢、紅腫就代表一定是碰到過敏原嗎?其實也可能是B群不足引起組織胺不耐,進一步造成無以名狀的癢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不少人認為皮膚癢、腸躁症、鼻塞等狀況與接觸過敏原有關,但其實也可能是身體營養素失衡導致。 -
七夕少年少女約會慎防陷險境! 國健署提供5招護安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911農曆七夕情人節來臨,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11年12到18歲青少年共有3,998件性侵害通報案件,其中有1,422案(約佔35.6%)為男女朋友關係;728案(約佔18.2%)為前男女朋友關係;436案(約佔10.9%)為網友關係。國民健康署呼籲青少年們應謹記約會5招,且在約會中避免喝來路不明的飲料及酒類等,以提高警覺,保護自身安全。 -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112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說明,中醫認為皮膚疾病患者除了自身代謝不良,外在環境也是重要的誘發因素,炎熱時出汗可排解,往往濕氣不易排除,身體代謝不正常,便會從皮膚排出毒素。 -
痛風發作疼到難走路! 尿酸生成過多、代謝減少都不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5台灣飲食文化相當多元,麻辣火鍋、夜市小吃、精緻甜點等美食應有盡有,許多民眾也因此患有代謝性疾病,像是有「皇帝病」之稱的痛風,也變得更為普遍,食藥署表示,痛風發作時會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因此對病人來說,日常控制普林的攝取相當重要。 -
過度飲酒會讓肌肉量白白流失! 快跟著6方法順利戒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2過度飲酒除了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肝病、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外,近期1項新研究又發現不能大量飲酒的大理由,最新研究結果發表在《鈣化組織國際雜誌》(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上。